AI+智能家居:小米、格力谁能成为IoT时代的王者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He wei Le ping 时间:2018-10-10 09:42

IoT 智慧家居 小米 IoT 智慧家居 小米 IoT 智慧家居 小米

  2.2交互方式拓展进行时

  各种产品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在不断探索中,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日益丰富,一方面智能家居产品光学控制、感应器控制等使得无声无触摸的交互方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智能家居从被动响应命令向主动配合发展:

  响应命令:被动响应类型的智能家居需要特定信息的触发才能够得以启动,目前触发信号正从语音向图像、传感方向拓展。

  主动配合:主动配合型指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根据运行状态,主动调整运行参数或推荐延伸产品。智能家居从执行命令向简化生活进阶。

  3 概念到变现如何跨越?电商平台解决流量变现问题

  3.1传统家电厂商:智能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产品端的智能化,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让传统家电厂商享受到更高的溢价。1)初步的智能化是给产品附加Wi-Fi,例如美的目前京东在售的空调,从1999元到5699元的大部分机型都具备此“WiFi智控”功能。2)第二种智能化是对家电的功能做了更细致更贴心的优化。例如含有智能芯片的波轮洗衣机价格也比普通波轮洗衣机高了57%;可以识别米种、智能选择加热曲线的美的IH,全智能电饭煲价格则是普通IH电饭煲的2.5 倍。3)更高级的智能化,是赋予了产品在其传统功能之外的属性,例如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影音娱乐。京东和美的联合打造的智能冰箱,价格比普通多门冰箱高出44%。

  传统家电厂ASP提升+平台搭建的问题:流量无法带来实际销售的可观增长。传统家电厂商的智能家居控制APP虽也提供了其他产品的购买入口,但列示产品大多仍限制在同一品牌的家电产品,作为高价值的生活耐用品,消费者倾向于在京东、苏宁等成熟的电商平台购买,APP推荐高售价的智能家电产品很难刺激消费者付诸购买行动。

  3.2 亚马逊:立足零售,强大电商背景,致力于赋予产品语音购物能力

  赋予音箱语音购物能力,始终立足零售。据OC&C Strategy Consultants估计,美国语音购物市场将从 2017年的20亿美元,扩大到2022年的400亿美元,且消费者以40岁以下有孩子的家庭为主。亚马逊拥有强大的电商背景,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商业模式仍立足于零售,前期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推广Echo智能音箱,而后赋予并完善Alexa的语音购物能力,且提高渠道话语权(语音提供的商品选项只能在3种以下,而且会首推自有品牌或经Amazon Choice严选的品牌)。2017年,亚马逊推出了定价仅20美元的Amazon DashWand,内置Alexa语音助手,只需扫描条码或语音订购,商品便会直接加入用户的亚马逊购物车中,点击订购键之后商品快速送达,免去搜索、加入购物车、确认付款等繁琐环节,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购物,是亚马逊将语音助手与购物体验紧密结合的代表产品。


  布局智能安防,送货“进”门。随着Google Assistant和亚马逊Alexa的普及,LG、Philips等家电企业、Ring等家庭自动化企业、及ADT、Honeywell等安防行业纷纷推出新硬件产品及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服务等新业务。我们认为智能家居和安防行业的融合,会带动行业加速发展。随着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分析技术的运用,我们注意到ADT以及Ring等新型企业开始探索提供基于视频分析的电子防盗、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服务。亚马逊可借助收购的智能安防领域公司Ring和Blink,进一步夯实其刚推出不久的Amazon Key送货进门服务,实现“最后一米”(已超越“最后一公里”)快递。从而将电商平台、智能音箱、语音助手、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等紧密连接,为消费者提供顺畅方便的语音购物体验。


  3.3 小米:投资+平台驱动的“遥控器电商”

  “零”到“第一批”用户:“发烧友”兴趣浓厚,自带流量优势。尝试智能家居的第一批用户,往往是对科技产品有浓厚兴趣的“发烧级”玩家,他们愿意为全套的智能场景付出较高的溢价,对家电产品的传统功能反而要求不高。小米的生态链布局正是切中了智能家居目前的发展现状,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迅速扩大产品线,提供相对丰富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米粉”也正是一群科技发烧友,小米得以在智能家居领域继续发挥自带流量的优势。

  “第一批”到“第N批”用户:“遥控器电商”模式,已售出硬件=精准销售渠道。所谓“遥控器电商”,指将具备遥控器特点(高使用频率、十分邻近用户、充分了解使用习惯)的智能硬件变成电商渠道。小米充分利用其在IoT智能家居普及期伊始的先发优势。在少数小米IoT产品进入用户家居环境之后,无需文字、视频广告的投放,无需劳心劳力的地毯式推广,将已售出的智能硬件本身变成销售渠道。一方面,可通过对于用户家居环境、用户使用与消费习惯的捕捉,个性化提供产品建议;另一方面,可通过万物互联,根据其他用户的使用与消费数据作出合适的产品推荐。软性投放的精准销售建议更易获得接受,进而更易转化为实际销售的增长。

  3.4 流量变现的前提:高性价比+质量过硬+聪明的产品组合

  小米从2015年开始通过投资的方式拓宽产品线,通过流量+云+硬件构建了品牌内部的封闭生态链。公司3C产品以外的产品线从最初的手机配件(充电宝、耳机),向(1)空气净化器、可穿戴设备、电饭煲、机器人、平衡车等家电产品,以及(2)行李箱、背包在内的生活消费品拓展。公司已拥有200个品类小米IoT产品,大部分都可接入米家APP进行控制,达到万物互联。随着小米线上线下新零售平台带来的丰富流量资源,叠加消费升级的趋势,IoT生态链已经初具规模,同时拥有5个以上小米IoT设备的用户人数已超过140万人。多样的产品之间也会互相促进销量。这个优势是公司强大的“护城河”,抢先占领了IoT行业的领先地位。


分享到: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