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第4000辆整车下线 创造了下线速度新“奇迹”
12月27日,新特迎来其下线的第4000辆DEV1,而该车也是这家新造车势力下线的第4000辆整车。这一天距离其10月31日交付第一批整车仅仅过去57天。
2017年9月1日成立至2018年10月31日交付,新特仅用425天,创造了一项交付速度“奇迹”。而从第一台整车交付到第4000辆整车下线,中间仅仅花费57天,新特成为目前为止生产效率最高的新造车势力,创造了下线速度新“奇迹”。
与那些融资规模动辄上百亿元的新造车势力巨头相比,新特的名气、资金实力,甚至首款产品的价格,都要低很多。可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达成了此前所既定的所有“小目标”:4月推出工程样车、9月上市、年内实现大规模交付……而反观一些超级独角兽级别的新造车势力,他们在承诺兑现方面的表现却并不那么完美。
我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蔚来首台新车于5月31日交付,晚于此前曾承诺过的4月交付,而其第4000辆整车下线更是已到9月中下旬。而9月28日开始交付的威马,截止11月中旬的产量还不足2000台,而年内1万辆的交付目标也已无法完成。
57天下线4000辆整车,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
对于一家新企业来说,大规模生产与交付才是真正考验企业实力的时候。而生产交付能力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期的工程设计与研发。
新特自成立至交付仅用425天时间。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仅产品开发所需要的时间就比425天更长,这还不算此后的测试、验证及再优化的时间。
为何断言新特DEV1在设计研发阶段就做到了足够成熟?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作为零部件数量超过1.5万个的汽车产品,如果在设计与研发过程中没有做到足够成熟,后续试生产期间必将出现大量问题,最终大幅增加整车开发周期,这将无法保证在如此短的时间实现大规模量产与交付。
当然,作为合作方的一汽轿车,对于这款产品的快速下线也有着不小的贡献。该公司已有数十年的汽车研发与生产经验,成熟的生产线和经验丰富的工人让DEV1在产品一致性有所保障。不少新造车企业选择新建工厂、新招工人的生产模式,但没有经过验证的生产线、没有足够生产经验的工人都将成为产品品质和生产速度负面影响因素。
“奇迹”诞生的光鲜背后,总有人在背后默默地付出。亿欧汽车从新特内部了解到,在交付一汽生产之前,新特做了大量的产前准备,包括试生产。2018年春节过后,新特汽车研究院人员直接奔赴贵阳,启动DEV1项目试制工作。5个月试制时间,超过100台试制车辆,为一汽量产生产线通过性验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年7月份结束贵阳试制后,研究院全员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长春一汽,在3个月的时间内,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最终实现了DEV1从试制到量产的转化。目前,该车日生产和日交付能力已突破120台/天,完成了2018年生产任务。
4.4万订单带来的“幸福烦恼”
除了对前期设计研发环节和生产环节有严格的要求外,需求量也是排产速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实际上在新特DEV1所切入的纯电动小车市场,此前已经有新造车势力开始布局,比如云度、电咖。然而,这两家车企在市场上的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计划全年冲击3.5万销量目标的云度,前10个月累计销量仅5052辆;电咖首款产品EV10自2017年11月上市至今年4月的5个月内累计销量仅1000辆。这样的销售规模决定了以上两家企业不可能也不需要高速推进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
与以上二者不同,截止10月31日正式开启交付当天,新特DEV1的订单数已超过4.4万。大量的订单给新特带来了“幸福的烦恼”:超预期的需求体现了产品的受欢迎程度,但用户就是“上帝”,不能让“上帝们”等候的时间过长。这就逼迫着新特不得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速生产节奏,也正是这样的压力让新特在高工作强度下创造了新造车势力中的量产速度记录。
新特收到如此多用户的欢迎与该产品足够精准的定位是分不开的。新特将DEV1定位为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的第一款车,以及一二线城市用户的通勤代步车,甚至只是一款限号当天的出行工具。相比传统的知豆、奇瑞、众泰等同级别竞品,新特DEV 1的部分功能使其更加贴近年轻人:刷脸开门、人工语音AI等亮点深化了产品“年轻、个性”的标签。
新特CEO先越此前在与亿欧汽车交谈时表示:“三四线城市用户更注重性价比、外观、亮点功能。换句话说,一辆6-7万元的车能够让你用苹果的Face ID解锁,还能跟你聊天,这些细节让用户更愿意选择新特。”
在销售模式方面,新特寻求与当地经销商或服务商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D.BOX体验中心并快速形成规模化网点。先越坦言:“经销商看过太多车型,让他们打钱比让消费者掏钱要难得多。”在沟通过程中,经销商会更加考量产品在外观、质量及性价比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直接点说,汽车在经销商眼里只是一门能挣钱的生意。而大批“生意人”愿意选择这款产品,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该产品符合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一汽轿车为新特DEV1预留了9万台的产能空间。然而,针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新特却仅为自己定下了5万辆的交付目标。从目前的订单水平和产能爬升情况来看,超额完成目标预计不是一件难事。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以旗芯微产品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e-Compressor空压机方案2024-10-09
- •倒计时5天!ICDIA-IC Show & AEIF 2024 蓄势待发2024-09-20
- •最新全球TOP40汽车Tier1厂商上半年业绩大PK2024-09-19
- •大联大汽车技术应用路演重庆场圆满落幕2024-06-13
- •搭载量达578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出货高涨撬动芯片需求2023-03-29
- •中汽协 1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比亚迪居首、特斯拉第二2023-02-15
- •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23-01-31
- •国家能源局: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2023-01-09
- •新能源汽车产业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2023-01-06
- •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上海适度超前开展绿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