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上车!汽车HUD产业竞争格局及四大发展趋势

来源:芯八哥 作者:Don 时间:2023-02-22 13:56

汽车 HUD 产业竞争

HUD诞生超过30年,受限于技术发展及市场需求,整体配置率一直维持低迷。随着汽车ADAS需求快速发展,HUD产品进入快速渗透期。

什么是HUD

HUD(Heads-up-display)中文简称抬头显示,是一种光学器件,其工作原理与投影仪基本相同,将需要显示的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方的透明介质(玻璃等)上。

11.jpg

理想L9搭载的W-HUD

资料来源:理想汽车官网

从工作原理看,HUD主要通过与行车电脑、导航仪及倒车雷达等设备配合,用于实时显示车速、发动机转速、挡位状况、转向灯、导航提示、故障提示、巡航状态、前车距离等信息,HUD给到用户“看得见的智能”效果。

12.jpg

HUD技术原理

资料来源:CNKI

按照产品的迭代,一般我们可以把市面上车载HUD产品分为C-HUD、W-HUD、AR-HUD和全景HUD等四类。其中C-HUD(组合抬头显示)发展最早,逐渐面临淘汰;W-HUD(挡风玻璃抬头显示)是目前技术主流,发展迅速;AR-HUD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但受限于技术及成本,商业化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全景HUD则处于技术早期,商业化应用有待突破。

13.jpg

资料来源:华阳集团、芯八哥整理

深挖HUD产业链,可以明显看到,影像成像部分是HUD整体成本的大头,占比高达50%,光学元件其次占20%。具体来看,HUD上游主要由影像成像部分、光学元件、软件算法及相关结构件构成;中游为主要的HUD解决方案供应商,由于HUD搭载需要汽车前挡风玻璃进行定制化生产,HUD厂商处于Tier 1或Tier 2位置;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主机厂。

14.jpg

HUD产业链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

HUD市场规模有多大

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消费者对智能座舱付费意愿提升、国产化成本下降及 HUD 向大众车型下探,近年来车载HUD市场需求量迎来快速发展,此前昂贵的AR-HUD产品逐渐走向平民化,装车量不断上升。

15.jpg

2020年以来AR-HUD需求迎来爆发

资料来源:Wind

根据Wind数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国内乘用车前装HUD装配量开始呈现持续攀升状态,2022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新车搭载HUD约为191.7万台,前装标配搭载率超过8%,其中AR-HUD前装搭载量超过8万辆。长远来看,随着HUD技术快速迭代及成本不断降低,未来其在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将超过30%,市场需求量超过690万套。

16.jpg

2019-2023年中国汽车HUD搭载量

资料来源:中汽协、Wind、芯八哥整理

综合W-HUD及AR-HUD产品,按照2100元/套的均价测算,2022年中国汽车HUD市场规模约40.2亿元。

17.jpg

2019-2023年中国汽车HUD市场规模测算

资料来源:中汽协、Wind、芯八哥整理

随着本土智能汽车的崛起和竞争加剧,以华阳集团为代表的本土零部件厂商崛起让此前昂贵的HUD产品走向平民化,W-HUD选装价格由此前的万元级逐渐降至5000元左右甚至2500元级别,预计到2025年,国内汽车HUD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亿元,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HUD重点厂商有哪些

从整体产业看,随着终端需求量的增长,HUD产业链条各个厂商均有所受益。其中,成本占比大头的影像源及部分光学元件方面,国内以京东方、舜宇光学、华为及锐思华创为代表厂商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核心芯片环节主要以TI、ST等国外厂商为主。

18.jpg

资料来源:芯八哥整理

HUD市场中,2022年全球市场主要以日本精机、大陆集团及电装等企业为主,其从事W-HUD开发配套多年,具有深厚的行业积淀,市占率分别达55%、18%及16%。中国市场方面,以华阳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厂商市场份额增长迅速,受益产品在本土车型的渗透,市场占有率突破18%。

19.jpg

资料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具体来看,在中国市场中,本土HUD厂商主要形成几大类别:

(1)Tier1公司,如华阳集团、经纬恒润、怡利电子等公司,广泛布局汽车电子,顺势切入HUD市场,拥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客户基础,其中领先厂商已经获得诸多定点部分实现量产;

(2)光学零部件企业,主要有水晶光电、欧菲光等,凭借自身在光学领域的积累,从零部件配套走向整机生产;

(3)新兴的创业公司,依托人才和资金基础切入行业,目前进展较快的有江苏泽景、未来黑科技、锐思华创、疆程、一数科技、南京睿维视、瀚思通等。

综合来看,华阳集团、水晶光电、未来黑科技、经纬恒润、南京睿维视等已经实现客户车型定点和量产;疆程、泽景等新兴创业公司也逐渐实现了部分量产,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加持,发展潜力巨大。

110.jpg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Wind、芯八哥整理

下游应用市场中,目前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德系车主要由大陆与精机供货,日系车主要由精机与电装供货,美系车主要由大陆供货,而自主品牌和部分合资品牌选择国内供应商,对应关系分别为:长城-华阳、未来黑科技,一汽-怡利,吉利-怡利、泽景、精机,蔚来-泽景,理想-未来黑科技,其他品牌后续车系与车型仍是竞争的重点。

未来HUD四个关键趋势

前面已经基本总结了HUD行业的基本情况,从未来几年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芯八哥认为将有以下几个重点需要关注的趋向:

1、产品方面,AR-HUD是未来几年市场转型重点

当前,W-HUD以其尺寸更大、成像距离更远及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占据HUD主流应用市场,短期内将维持持续增长态势。从汽车ADAS化发展需求来看,AR-HUD显示范围更多、成像距离更大,与ADAS信息显示结合更好,未来随着成本降低将逐步取代W-HUD,成为汽车智能化转型中的主角。

2、技术方面,HUD影像源技术将由TFT向DLP演进

HUD影像源可分为TFT、DLP、激光和光波导四种技术,TFT因成本与体积优势成为当前主流应用技术,市场普及率较高;激光投影方案采用源扫描式投影,结构简单光学引擎大幅度简化,但成本较高,温度耐候性有待突破;光波导技术来源于AR眼镜,技术处于相对早期阶段;长远来看,DLP 技术与投影仪的影像源原理相同,适用于对器件耐热性要求高的AR-HUD,有望借助未来几年AR-HUD的市场推广成为新的技术突破点。

111.jpg

HUD主流投影技术路线对比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

3、市场方面,未来几年国内HUD将迎来大规模放量期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座舱付费意愿提升、国产化成本下降及HUD向大众车型下探,当前新车型搭载HUD已成行业趋势。其中,中低端存量市场中,原有C-HUD体验不佳,W-HUD存在较大的更新换代机会,高端车型AR-HUD增量市场空间也在快速提升,随着技术和产业链成熟,未来几年将成为国内HUD产业发展的关键期。

4、服务方面,软件算法将成为国产厂商突破关键点

HUD作为智能座舱的关键组件,结合图像处理、ADAS、地图导航等应用,对于软件研发能力要求较高。目前,本土厂商及主机厂在相应的软件适配方面存在较大短板。长远看,软件算法领域的突破将是本土厂商未来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突破关键点。



*原创声明:本文系芯八哥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通过关注芯八哥公众号并在后台私信申请开通白名单。以上授权仅针对公众号,转载请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出处,所有内容不得删减、修改,不得做商业用途,不允许网站及第三方平台直接二次转载,未取得授权等非法转载,芯八哥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更多深度半导体行业观察和报告,请关注芯八哥微信号:icmyna。


芯八哥二维码.png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