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次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3-01-17 17:46

    

前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自1997年10月开始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至今已11次。基于深入分析、了解我国互联网、能更深入的揭示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状况的诸如"谁、何时、在哪里、如何使用互联网"等基础性问题的目的,以第十一次和以前历次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在发布第十一次统计报告的同时推出了本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年度分析报告。
    
     和以前的分析报告类似,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趋势对比、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分组、频数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组合预测等分析方法。在内容方面,本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宏观概况、网民特征、网民上网行为习惯、非网民状况、华东和西北地区网民状况比较、2003年网民状况预测等。
    
     本分析报告中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次的调查数据,和全国人口有关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等。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内。
    
    
报告正文

    
    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
    网民特证结构
    网民上网行为习惯
    非网民状况
    华东、西北网民状况对比
    2003年网民状况预测
    
    
调查结论

    
     CNNIC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宏观概况、网民特征结构、网民上网行为习惯、非网民状况、华北和西北地区网民状况比较、2003年网民状况预测等几个方面对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网民数超过日本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国家。
    
     CNNIC统计报告表明: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经达到2083万台,上网用户总数达到5910万人;.CN下域名注册数量达到17.9万个;WWW站点数约37.1万个。这和2002年6月的统计数字相比增长率均超过20%。国际出口带宽总数和2001年12月相比增长了1782.5M,达到9380M,但和2002年6月的统计数字相比减少了1196.5M。多元化的上网方式继续得到发展,宽带(ADSL、CABLE MODEM等)上网用户数达660万。
    
     在网民的特征结构方面,男性、未婚、25岁以下、大专及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含无收入)网民的比例分别在网民各特征数据中占据相对主要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59.3%、57.8%、54.9%、69.6%、84.5%,其中男性、未婚的比例和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但25岁以下、大专及以下、收入为500元以下(含无收入)以及2000元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和以往相比呈上升趋势;在用户地域方面,北京、上海之外的尤其是沿海省份的网民数有了较大的增长,其中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网民数占全国网民数的比例分别为9.5%、8.1%、7.1%、6.6%、6.5%,居全国前五位;在职业方面,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是网民主体,比例分别为28%、15.7%,但后者的比例和以往相比有所下降,另外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比例和以往相比都有所增长,分别达到8.0%、8.9%、6.2%;在行业方面,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IT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制造业是网民的主要分布行业,比例分别达到12.5%、10.3%、11.8%、10.6%、11.1%,其它行业的网民数也都有不同的增长,网民的结构特征进一步宽泛。
    
     在网民的上网行为习惯方面,家中仍然是网民上网的主要地点,比例达62.6%;网民一天中上网的第一个峰值时间段为早晨9:00、10:00,比例分别为15.2%、16.1%,到晚上20:00、21:00、22:00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比例分别为41.5%、40.3%、32.3%;而网民每周的上网时间分别为9.8小时和3.4天;绝大部分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在100元以内,比例值达70.1%,该比例和以往相比有所下降;网民平均拥有的电子邮箱账号数呈递减状态,电子邮箱总数和免费的邮箱数分别为1.5和1.2;用户每周收发的邮件数和2002年6月的统计数据相比呈增加状态,分别达到7.7和5.5;网民的上网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比例值分别为53.1%和24.6%。
    
     从非网民的状况看,其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懂电脑/网络",比例值为40.8%,其次是"没有上网设备",比例值为27.7%,第三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比例值为18.7%;在未来是否可能上网的问题上,6.4%的非网民表现了一定的兴趣,表示一年内有可能上网,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我国网民可能的变化。
    
     东部的华东地区和西部的西北地区网民状况有着相对明显的差别。总体而言,华东地区网民的特征结构要比西北地区网民的特征结构相对合理,而华东地区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相对西北地区网民而言也显得更频繁、更日常化。
    
     展望未来,在综合考虑宏观政策、经济发展、互联网产业自身等因素的基础上,预计2003年年底网民总数达8630万,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程度和依赖性将更强,网民的特征结构也将继续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编辑 伟文)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