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斌:年报业绩良好 创维已经跨过危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时间:2006-12-04 07:11
创维数码(0751.HK )8月26日发布了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04年度财报。该年报显示,创维去年营业额为104.6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6%;纯利为4.03亿港元,同比增长17.8%。创维集团总裁张学斌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年报的业绩表明,创维已经跨过了危机。
记者:去年11月,创维老板黄宏生因涉嫌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而被拘(注:随后被保释),而12月至春节前刚好是彩电的销售旺季,从创维2004财年的业绩看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国内另一家著名的家电企业科龙却因为老板出事而业绩大受影响,您怎么看?
张学斌:2004年报的业绩显示,创维已经跨过了此次危机。创维之所以能跨过去,首先因为公司的基本面一直是健康的,无论是财务还是业务,而科龙的业务是好的,财务却有问题;其次,公司治理也不一样,顾雏军进入科龙时间不长,以资本运作见长,一批科龙的高管都是顾雏军从格林柯尔带来的,而2001年后,创维基本是由职业经理人在打理企业;第三,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对两个企业的态度也不同。
记者:2004财年,虽然创维数码的净利润上升了,但经营溢利却从上年的4.11亿元下降到3.15亿元,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经营溢利下降了净利润反而还上升?
张学斌:经营溢利的下降,一是因为创维提了7000万港元的存货拨备;二是因为财务费用的增加,以家电零售连锁为主的彩电渠道商,现在回款不是现金而是两三个月的承兑汇票。
净利润上升的原因是,创维接受税务部门调查的事情已经“雨过天晴”,此前约1亿港元的税务拨备可以算到纯利中来。
记者:创维数码在2005财年有什么新的经营目标?
张学斌:2004财年创维彩电销售了约880万台,其中内销670多万台,外销210多万台。今年创维彩电的销售目标为980万台,比去年增长10%以上,其中内销720万台,外销260万台。
记者:创维推出10多款手机新品,手机也属于上市公司业务吗?创维对手机业务有什么期待?听说,创维手机三年内将在海外分拆上市。
张学斌:手机也属于创维数码上市公司中的业务,2004财年创维手机的盈利超过了1000万港元。按照规划,三年后的2007年创维手机要做到500万部的销售规模,可能将占到创维集团产值的1/4。当然,一开始从组织设计上,创维手机产业就是可以从集团分拆的,一旦条件成熟,我们也会考虑将创维手机分拆上市,这对手机业务的管理、品牌都有好处。不过,“创维手机三年海外分拆上市”的说法言之过早,应该不止三年。
记者:创维2004财年的半年报、年报都出来了,现在离创维数码复牌还有哪些程序?摩根士丹利最近减持了创维约1900万股股票,您是否担心创维复牌后,股价会大幅下跌?
张学斌:创维复牌,首先要向香港联交所提出复牌申请,现在仍在作准备;其次要由香港联交所审批,看是否已经符合了复牌的条件。
至于如何防止复牌后创维股价下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公司盈利持续增长,这是公司价值的根本所在;其次,我们会把投资者担心、忧虑的问题及时、完整地披露,那么投资者的决策就会变得理性。今明两天,创维还会在香港与基金投资者,通过路演进行沟通,我最近还去了欧洲一些国家与当地的投资者沟通。
记者:您现在已升任创维数码的CEO,对公司未来的产业规划有怎样的考虑?
张学斌:创维未来的第一个支柱产业仍然是彩电。我们规划2010年创维彩电将做到人民币240亿~250亿元的规模,将比现在翻一番,而国外市场的成长、平板及数字电视的发展均给彩电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第二是手机产业,在3C融合的趋势下,手机产业可能成为上百亿元的产业;第三是机顶盒,目前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数字电视的机顶盒就和国内的DVD一样,在超市里堆着卖,机顶盒未来做到几十亿元规模没问题;第四是半导体芯片,也可以做到几十亿元,创维内部本身就可以消化很多;第五是汽车电子,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汽车制造大国,而汽车里的电子系统将是一块大蛋糕;第六是模具注塑业,全球制造业都在向中国转移,将来它也很容易成为一个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