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来源:集邦科技 作者: 时间:2006-08-31 17:34
跳脱巢臼,寻找PC市场新机会
PC主要市场如美国、西欧、日本等地,长久以来左右PC销售,面临主要市场成长趋缓,长期高成长率不再,PC上游大厂至中端制造业者,莫不积极寻找未来成长机会。新兴国家潜在需求,成长性看好,各家业者相继投入庞大资源,希望从基本条件的改善下,提升消费者对PC的需求,进而达到销售成长目的。
NB高成长率趋缓
全球PC市场需求自2005年起,每年皆有两亿台以上的规模,其中台式机用主机板(MB)在2001年后成长率皆在10%以下,近年更表现平稳。 而笔记型计算机(NB)则维持20%以上的高成长,占全球PC比重持续上扬,由2003年24.3%,一路增加至今年35.4%。
其NB可以快速侵蚀PC市场,2003年NB价格大幅调降,以及Intel Centrino平台推出,一举拉近与台式机(DT)的性价比功不可没。然在今年NB市场需求呈现低迷,成长率较去年比大幅下滑,在NB渗透率逐渐升高时,预计明后年NB成长率皆在20%以下,未来NB市场成长趋缓,将是可以预见。
委外比重已高,新单来源有限
台湾主机板出货量与NB全球代工比重持续提升,MB从2004年、2005年至今,市占率逐渐提升近百分百。而NB预估2006年可达87%至90%。分析台湾代工全球比重快速成长之因,除了产业垂直整合、低成本、供货弹性及产品研发能力等为不可获缺之竞争力外,自Acer在欧洲市场掀起市占率之争,NB品牌大厂低价化,亦为加速大厂委外之重要因素,至2006年十大NB品牌业者仅Toshiba、Fujitsu/Fujitsu Siemens和Lenovo等尚有自制(Asus则OBM与ODM业务并行;部份代工机种因业务模式差异,品牌业者仍保有产品最后组装功能)。
分析NB品牌厂商委外订单成长性,由于仅剩拥有自制之三家品牌业者即便全数委外,亦不足以满足台湾NB各代工厂成长所需,因此在台湾NB 代工厂商已握有近九成代工订单情况下,未来新订单来源已见瓶颈。
寻求新成长机会迫切性提高
PC主要市场如美、欧、日本等地,NB渗透率已达四成,日本甚至已超过五成。在品牌厂商积极扩张市场率下,NB低价竞争已使通路品牌业者不论是DT或NB在欧、美、日等市场皆生存不易,因此开发PC新市场机会,上游业者有志一同投入新兴市场。而台湾NB代工或MB业者在未来新订单成长不易情况下,亦与上游业者多方合作,以在市场起飞之际取得先机,储备未来成长力。
以微软为例,于今年五月发表FlexGo 技术,可让计算机以储值卡方式使用,称为Pay-As-You-Go PC。其设计为消费者购买一部PC,只要支付一半硬件费用,之后再以每小时使用计费,至数百小时后,消费者就具有该计算机之所有权与使用权。上述计划,将在巴西试行,接着俄罗斯、印度、中国以及墨西哥等新兴市场,主要目标客户为一般消费者用户,预计2007年开始小量出货,台湾合作厂商有华硕以及纬创等。
Intel方面,推出World Ahead计划,目标是五年内投入10亿美元推动新兴市场,增加十亿个上网使用者、培育1000万个能用科技从事教育的教师。在其宗旨下,发展多元化的子计划,其中之一:Government Assisted PC Programs,乃与全球52个国家政府合作,让该国民众透过政府协助,更易取得PC。
另外配合计划发展低价、客制化NB或台式机(DT)以符合当地使用环境。例如Affordable PC,订价220至300美元之间的DT,或订价400美元的Classmate PC,适合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使用的NB,搭载特别定制的Windows OS,以及采1GB的闪存取代硬盘等。
观察业者推动新兴市场PC需求,可以发现,由于个别国家发展特性差异,因此厂商在推动的重点亦有不同,如客户目标的差异:学生族群和一般消费者;或另外因使用环境与应用方式差异,成熟市场销售之标准化PC并不适用于新兴市场,而使台湾PC 业者有机会透过与上游大厂各项目的合作,发挥PC产品开发优势,进而取得硬件制造与销售机会。
就现阶段而言,台湾多家PC业者与大厂合作项目,皆已陆续出货,目前为止,虽未具规模性需求,但以一个国家信息化发展历程,其未来需求将可期待。
电话:0755—83291727
邮箱:xieping@hqew.com
下一篇:市讯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