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创新之巅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 时间:2003-09-04 03:59
创新贯穿于经营的每一阶段
有可能在设计上创新,在产品上创新,在销售技术上创新
有可能在价格上或对顾客的服务上创新
有可能在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上创新
——彼得·德鲁克
“创新就是改变来自于资源而且被消费者所获取的价值与满足。”即,创新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与服务。
中国的企业正在展现非凡的创新能力。这些创新没有狂热、没有非理性,也没有惊人的伟大构想。它们都是“才智普通的创新”,但却集中呈现出商业创新的本质。因为,它们提供“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消费者的价值与满足”是衡量创新价值的惟一标准。
这些创新集中在社会创新方面,它们改变市场结构,它们提供低价商品,它们提供优质服务,它们创立新的品牌形象……一个原因是,这些社会创新正为消费者所需要;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技术积累还不足以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但是,我们并不能说技术创新一定比社会创新来得高明,移动通信的发明不一定比分期付款的引入创造更大的价值,后者大大释放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私人轿车市场上,这一创新的能量表现得尤为明显。
“创新中国”专题所报道的十个业务创新大体上可归结为三类:
“我们从事什么行业?”
对这一问题与众不同的回答带来企业的创新以及他们的成功:招商银行从事服务业,一张卡片以及它所承载的卓越服务使其成长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海信不是诸多家电厂商中的一个,他从事高科技,从低科技产业中挖掘高科技附加值;同样,不要以为制造电脑周边设备的明基从事着个人电脑业,炫目的产品设计让消费者觉得他一头扎进了时尚产业。
创新即适应现实。
在过去几年中,“过时技术”小灵通因适应现实而高速成长,可资利用的固定电信网络加上消费者对低价电信服务的需求让小灵通在争议中成长;由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创建的人工和机器结合半自动生产线,让它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30%;华为是中国技术实力最强大的企业之一,对手敬畏地称其为“土狼”,所谓“土”就是采用适应现实的市场操作手段,并把这些手段系统化为可复制的操作流程;在房地产界,从现代城开始,潘石屹是运气最好的房地产商之一,这源于他适时的创新,从产品到艺术,甚至包括了“炒作”方式。
创新即创立或变革一个行业。
健力宝的爆果汽正在尝试开创可乐之外的果汽饮料市场,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它已然撼动了饮料行业的结构;中欧商学院算得上中国最早的商学院,也是目前最国际化的商学院,同样是成功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商学院;国美的出现改变了家电业的销售环节,从而引起家电业产业结构的变动。
从另一角度分析这十个创新以及它们的对比案例时,我们发现:创新可以在原有行业中持续改进,譬如低效生产带来的低价格是最伟大的商业创新;创新也可能是对行业进行的重新思考,通过把企业带入另一行业,或者创立或变革新行业,形成衡量创新的一个维度——“新行业-旧行业”。衡量创新的另一维度是,创新可分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技术创新展现技术的进步,社会创新则涵盖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的社会事物,譬如管理的发明。在中国,企业的创新聚集在“新行业-社会创新”象限(右图)。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宽广、更长远,什么是最伟大的创新?一个是麦当劳,它展现的是“创新是合理化的实践”;另一个是19世纪“发明的发明”,它展现的是“创新是系统化的过程”。
麦当劳的创立者和经营者并没有创造多少新东西,但它成为世界上两个最伟大创新之一,它的经营方式体现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过程,“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经理人员提供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控制”。合理化过程早已跨越快餐业,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招商银行的一卡通、比亚迪的半自动生产线上,合理化的智慧得以充分的展现。
“发明的发明”之后,发明不再是“天才的闪现”。本世纪初,发明转变为研究——“一种系统化的、有目的的活动,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并通过努力且有可能实现的结果,有着高度的可预测性。”(彼得·德鲁克)
合理化和系统化是创新可能达到的巅峰。
(编辑 汪风)
上一篇:创新海信与服务联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