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模块化图谋无线通信市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时间:2002-11-07 17:21

     英特尔向设备厂商灌输“模块化”的理念,提出将通信设备的功能集成并模块化,如果网络要升级,不需重新更换设备,只需在原有的软件上升级,就像PC一样。英特尔还在开发集成WLAN和GPRS的芯片,这家芯片巨头想和当年在电脑市场一样,用芯片来统一无线通信市场,从而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10月30日,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宣布与中国通信制造商中兴通讯签署谅解备忘录,就3G和WLAN(无线局域网)等技术展开合作。
    
      近几年,英特尔在不停地向无线通信领域扩张,并野心勃勃地想成为霸主,就如在PC市场一样。中兴无疑将成为它在中国市场上一个有力的盟友。
    
      

模块化网络设备商

    
      人们只知道英特尔是最大的PC芯片供应商。事实上,它在通信设备市场同样大名鼎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和美国的DEC和施乐两家公司一起制定了以太网标准。后两者早已退出市场,而英特尔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以大网芯片供应商。朗讯、华为等国内外厂商都是其用户。
    
      为了进一步向通信市场扩张,英特尔于1999年成立了一个名为“英特尔互联网交换架构(IXA)”的联盟,联合设备制造商们一起研究相关技术。如今全球加盟的支持者已发展至97家。
    
      现在,英特尔在向无线通信市场渗透,在中国的网络设备市场,它选中了既是客户又是支持者的中兴通讯。
    
      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称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合作。他说,计算和通信的融合是下一代网络的必然趋势。在2G时代,通信是以语音功能为主,而到了2.5G和3G,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数据业务,这对电信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正是英特尔的长项。
    
      英特尔极力向设备商们倡导“模块化”制造。通信设备市场是垂直分工,设备商什么都做,且各有各的标准,相互之间是封闭的。每当网络要升级或新增功能,运营商必须向设备商重新采购产品。在电信繁荣期,运营商们通常不计成本,这种模式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然而现在电信市场进入低谷,运营商也开始考虑如何节约成本。此时英特尔便提出将通信设备的功能集成并模块化,如果网络要升级,不需重新更换设备,只需在原有的软件上升级,就像PC一样。
    
      英特尔指出,在各厂家为标准问题争论不休之时,“模块化”更有现实意义。杨旭举了一个例子,现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数据传输标准,互不兼容,以至于ISP们在提供图片下载业务时必须清清楚楚地标明:这是摩托罗拉的图片,这是诺基亚的图片。而如果采用了英特尔的开放平台之后,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模块化的另一个好处则体现在3G。人们为CDMA2000 lX和WCDMA孰优孰劣而争论不休,在3G标准确定之前,“模块化”能为设备商降低成本。此次英特尔和中兴通讯合作就是要重点研究3G和WLAN技术的基础通信模块。比如无线上网功能原来只是一些附加功能,用于局域网,现在双方研究将此功能集成到移动网络。
    
      中兴通讯副总裁谢大雄也认为,和英特尔的合作有利于提高网络的智能化,开发出更多吸引用户的服务。
    
      英特尔表明,合作是开放的,合作伙伴越多越好。业内人士指出,向设备厂商灌输“模块化”的理念,英特尔的这种做法无非是为了将芯片嵌入到通信设备中,从而在未来巨大的无线通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page]
    
      
结盟终端厂商

    
      无线通信市场的一端是通信设备,另一端就是包括手机、PDA在内的手持设备。在宣布和中兴通讯结盟的两天后,英特尔将在深圳发布一个有关无线应用的联盟,这是该公司在无线通信市场布下的又一枚棋子。
    
      在手机市场,英特尔的强项是闪存。这是一种保证手持设备在断电时不掉资料的存储技术,目前全球大约60的手机采用英特尔的闪存芯片。然而它仅是手机三大芯片中的一个,另外两个是数据处理和基带通信(用以处理手机的通信信号的技术)。
    
      然而英特尔的目标是全面进入无线通信领域。
    
      过去几年,英特尔耗资60亿美元展开大规模的收购,目标大部分是通信技术公司。1999年,它收购了一家叫DSP公司,获得了基带通信的技术,并将此公司与原来的闪存业务合并在一起,组建了专门的无线公司。随后,英特尔从美国知名芯片厂商AEM手上购买了手持设备的数据处理技术。
    
      2000年底,英特尔开发出第一款手持设备处理器——STRONG UP。该产品的速度达206兆,相当于奔腾二芯片。该处理器和微软的WINCE一起杀入PDA市场,很快吸引了要把上网功能加入PDA的厂商们。后来凡是采用WINCE的PDA,芯片无一例外是STRONG UP。
    
      今年初,英特尔又开发出第二代处理器XSCALE,其速率高达400兆,运算能力至 1G。 XSCALE在PDA市场再次大获全胜,厂商们趋之若骛。
    
      为了打入通信终端市场,1999年在发布笼络设备厂商们的IXA联盟后,英特尔又发起成立了全球手持设备联盟阻(PCA),以谋求手机,PDA和掌上电脑厂商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700个成员。
    
      现在英特尔又借全球运营商大上GPRS,猛推多媒体短信等业务之际,鼓吹自己在手机数据处理上的优势,以游说手机厂商采用其芯片。在中国,英特尔已经成功地将联想、康佳、TCL和中电通信拉入自己的阵营,这些厂商已经相继宣布:它们将采用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操作平台开发下一代的多媒体通信终端。
    
      今年夏天,国内一家通信新秀多普达在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POCKET PC上开发出一款手机,它既能通话,还可上浏览,发送电子邮件。虽然价格高至7000多元,但一上市就炙手可热。这令英特尔兴奋不已,英特尔亚太区网络通讯事业部总监李旭东对此甚为自豪。
    
      虽然英特尔在手机市场小有斩获,但大部分手机厂商仍然忠实于原有供货商——德州仪器、摩托罗拉和飞利浦,移动通信芯片仍是他们的天下。事实上,这些老牌厂商也不可能对英特尔视而不见。他们也在积极开发新一代产品,以应对数字信号处理市场的竞争。他们认为,在移动通信方面,英特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英特尔必须争取更多手机厂商支持,尤其是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大厂商。然而现在英特尔公布的PCA成员中,究竟有没有他们的身影呢?李旭东对此,不愿做正面的回答。
    
      
营造生态系统

      10月23日,英特尔投资公司宣布了一个1.5亿美元的全球投资计划,用以扶持和无线局域网有关的优秀企业,包括设备制造、应用开发等等。英特尔很清楚,即使自己的芯片能在网络设备和手机市场长驱直入,但如果市场没有需求,一切都是徒劳。因此英特尔必须先花钱来培育市场。
    
      李旭东称,今年以来,他和同事们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在亚洲各国营造无线局域网,公共场合、家庭、企业,三管齐下,先营造出一个可供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生态系统。他们在选择酒店、机场、大学校园等地安装设备,布置无线局域网,光中国一地,就有几十处。现在只要手持英特尔的网卡和网通的账户就可在白云机场、浦东机场等地实现无线上网的梦想。
    
      家庭是英特尔认为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在香港,该公司和电讯盈科及笔记本电脑商联手促销,将电脑、网卡、AP(无线接入设备)和宽带业务捆绑在一起,深受用户欢迎。与此同时,英特尔在公司内部构建无线局域网,让所有的员工由传统的上网改用无线上网。
    
      李旭东说,所有的一切为英特尔无线平台的发布奠定了基础。明年,英特尔将发布全球第一款集成了无线上网功能的芯片——BANIAS。也就是说,采用BANIAS芯片的笔记本电脑具备了无线上网的功能,而无需购置几千元一张的无线网卡。手机,笔记本电脑,PDA,凡是有无线通信的地方,英特尔都将把自己的芯片嵌进去,无一漏网。英特尔还在开发集成WLAN和GPRS的芯片,这家芯片巨头想和当年在电脑市场一样,用芯片来统一无线通信市场,从而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编辑 林帆)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