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后国产CPU又一力作 汉芯DSP问世上海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 时间:2003-02-27 16:56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现代科技产品的“心脏”是芯片,而DSP与CPU是芯片工业中最核心的两大技术,DSP负责数字信号处理,CPU是计算功能。
![]() |
缺少了DSP,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想像,无法进行上网、打手机、欣赏DVD、操作数码照相等等诸多应用。它是一个极端高精尖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拥有这项技术,而它的应用又极其广泛,因此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2月26日,中国首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即数字信号微处理器)芯片在上海经过了技术鉴定。
这是继中国第一个CPU芯片“龙芯一号”之后,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在芯片核心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将全面打破国外对芯片市场垄断。
从2000年开始,中国每年都会使用100亿元人民币的DSP芯片,且需求量持续上升。使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的“汉芯一号”16位DSP芯片,是国内首块完全由国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封装以及国内测试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它由上海交大博士生导师陈进领军完成,由中芯国际上海公司生产。
上海市科委张鳌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DSP市场,到2005年前,中国DSP市场的年成长率将高于全球达到40%以上,需求量将实现13亿颗,价值30亿美元以上。以往中国的DSP芯片全部靠进口,利润流失到国外,现在中国有了自己的DSP芯片,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这么大的市场,我们不能拱手让给外国人。”张鳌说。
现在中国市场上的DSP芯片,一直被国外芯片巨头所垄断,德州仪器、杰尔系统、摩托罗拉和模拟器件的DSP芯片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我们在研制出来之后,关键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收复市场了。”上海交大校长谢绳武表示,目前“汉芯一号”项目组已经分赴全国各地开始市场的拓展工作。
与“汉芯一号”同时诞生的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也有望使“汉芯一号”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在国产电子整机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但“汉芯一号”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据陈进介绍,“汉芯一号”只相当于德州仪器的中档芯片水平,它在中国的拓展将主要是放在相对低端的音频、视频产品上,但是它的成本低,在中国市场还是有一定竞争力。
谢绳武校长透露,交大正在研制更高技术的DSP芯片,“汉芯一号”的16位是第一步,24位的已经实现了,但还没有起用,32位DSP将会在年底之前完成。谢绳武说:“希望国内的厂商能够支持国产芯片,我们正在寻找代理商来争取更大的市场,现在已经有一家我国台湾省的厂商打来了30万片的订单。”
(编辑 林帆)
上一篇:超越个人目的用社会资本营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