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上市“马失前蹄” 刚上市就套牢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时间:2004-03-30 17:19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从上市前的热捧到上市后的跌破发行价,中芯国际经历的大起大落是否预示着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热潮的结束?
中芯国际上市“马失前蹄”
3 月18日,被市场和投资人寄予厚望的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0981.HK,SMIC)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但令分析师们大跌眼镜的是,其上市后便跌破发行价。IPO前首席财务官的不当言论被认为是直接诱因,对公司财务状况评论的举动更引发了人们对这家低调而神秘公司的诸多猜疑。
刚上市就套牢
中芯国际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以2.475港元收盘,较2.69港元的发行价下跌8%。相比之下,由蓝筹股构成的恒生指数则仅跌了1.3%。此前,中芯国际在纽约上市的股票以17美元开盘,开盘即跌破发行价,最后以15.5美元收盘,跌幅达到11%。而市场原本预测中芯国际开盘当日能上涨10%—20%。
考虑到中芯国际之前的Tom Online的上市表现亦并不成功,分析师担忧投资人热情可能会因此遭到削弱,亚洲IPO市场热潮面临挑战。
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ICEA)分析师张宾虽然认为不必对整个海外IPO市场悲观。然而,他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可以肯定地说,从大陆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科技股绝对不是主流的。”
预计今年亚洲公司将通过首次公开发行筹资创纪录的400亿美元,而中芯国际的表现似乎不是一个好兆头。分析师还认为,同时这也将给大陆的芯片代工产业以及整个科技产业的“形象”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对其后的如华虹NEC等企业会产生不小的压力。
在上市前数小时,中芯国际财务总监王武小珍(Jenny Wang)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说,中芯国际将有足够资金满足2004年和2005年的资本支出。另外其竞争对手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对中芯国际提起的知识产权诉讼是毫无根据的。这种不当表述,被认为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直接导致中芯国际上市表现不佳。
中芯国际未来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几乎是尽人皆知,而台积电对中芯国际提起的知识产权诉讼更是一度推迟了中芯国际 IPO的步伐。随后,中芯国际正式撤回了王武小珍的评论,认为其表述“不准确”。
前景担忧重现
IDC在今年1月发布报告预测说,到2005年,中国内地市场的芯片需求量将达到361亿美元,而自己能够提供的仅有85亿美元。这种背景使投资者看好中芯国际的未来,并希望重现台积电在股市的神话。张江高科(600895)曾向中芯国际投资6200万美元,并相应转为5.1亿股股份,预计在中芯国际上市后将增值1亿美元。但是,由于中芯国际上市表现不佳,拖累张江高科股价大幅下跌。
但是,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竞争并不在同一水平上。台积电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57%,而2000年4月在上海成立的中芯国际未来发展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中芯国际的上市资料显示,200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658亿美元,而利润为-6610万美元;2002年的营业收入为5030万美元,当年净亏1.026亿美元。虽然中芯国际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是,芯片行业的国际竞争态势决定了中芯国际无法在投产的最初几年通过盈余来补充资金,剩下的途径只有依靠银行贷款和股东投资。
由于一贯保持低调,中芯国际一直难为人识,因而,“财务总监发言事件”自然令投资人心存疑惑。分析师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投资者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他们怀疑企业是否真的如其说的那样好。”
中芯国际有关人士对以上指责未置可否,“其实是媒体误会了我们的意思。”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建议或批评。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编辑 甘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