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高端应用切入 有望主导未来

来源:慧聪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0-02-24 07:00

今后OLED产业要获得良性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明确产业布局,对各方投资进行合理规划。目前的投资热潮不仅是中国发展OLED的机会,更是中国OLED产业在全球OLED产业迅猛发展大环境下的危机应对。目前,全球的OLED产业发展迅猛,日韩已经开始了AMOLED的布局。如果中国不能加快发展,就会重蹈以前CRT和LCD时代依赖引进的覆辙。

    李曙新:加大研发投入

    在中国发展OLED有一定的优势。第一,我国有强大的终端消费电子及整机制造产业,将为国内OLED产业发展、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本地化优势。第二,政府加大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为OLED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资源。第三,国内多家企业、高校和研究所从事OLED研发工作,拥有一定的技术、人才和专利储备,基本具备了独立自主创新研发AMOLED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和能力,使得OLED技术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基本保持同国外技术研发同步的显示技术之一。鉴于OLED最有望成为下一代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且与国外相比我国相对差距最小,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此时加大OLED技术研发投入,对于我国自主开发OLED关键技术并尽早实现产业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胡俊:应鼓励创业

    目前OLED投资非常火热,说明大家非常看好这个技术,这对中国OLED的未来整体上来说是好事情,但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推动,真正的民间资本或私人企业投资非常少。OLED面板制造投资非常巨大,一窝蜂地上马,在技术、市场,特别是成本和品质控制方面,没有做足功课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跑得快跌得惨的状况,对投资人来说回报可能达不到预期,甚至成为沉重的包袱。对于面板制造企业,政府应该集中扶持。对于相关产业,如发光材料、封装材料、驱动芯片等,可以鼓励创业。地方政府固然要扶持产业,招商引资,但也要吸取当年TFT-LCD的教训,不具备造血能力的企业不应该盲目支持。

    刘惠森:产业化已经开始

    应该说,中国发展OLED还是很有优势的。首先,中国具备一定的产业化基础,并且有政府强力支持。我国在OLED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不晚,一些优秀企业还拥有关键技术的专利,可以说中国OLED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已经开始。

    其次,技术方面基本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投资相对较低。OLED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各个企业在消化柯达公司和剑桥CDT公司的专利技术授权方面的速度大致相同。谁能够在发光材料的研制和器件的制造工艺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谁就有可能在行业取得一定的主导地位。加上由于制造过程相对简化,OLED的投资规模大约是数千万美元的量级,极大地降低了进入的门槛和投资风险。

    最后,OLED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一种全新的平面显示技术,OLED具有显著的优势。除了凭借自己更加出众的显示性能,还可以凭借柔性显示平面的独特性能开辟全新的市场。例如电子纸、可折叠的电视和电脑等。中国是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大国,对OLED的需求将会为中国OLED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