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晶硅工艺进步显著 标准不可或缺
来源:赛迪网-中国电子报 作者:—— 时间:2010-06-02 11:14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孙美群
优化工艺路线减少污染
● 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新技术的进步,多晶硅耗电指标还会不断下降。
● 污染问题还要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装备和优化工艺路线等措施来解决。
近几年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很快,在2003年之前,国内仅有两家多晶硅企业,一家是位于四川峨嵋的739厂,一家是位于河南洛阳的740厂,两家公司年产量合计不足100吨,用的都是老的西门子工艺,比较落后,其产品为电子级多晶硅,全部用于电子行业。当时国外的多晶硅由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垄断,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2004年末至2005年初,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原材料多晶硅的需求量也迅速猛增。
需求刺激市场,到今天我国的多晶硅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包括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产能已达10万吨/年左右,仅2009年实际产量足达18000吨,预计2010年产量将达45000吨左右,多年来外国对中国多晶硅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被打破,这一可喜的变化说明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在世界绿色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多晶硅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首先,产能过剩。我认为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尽管眼下国内多晶硅产能很大,但光伏产业是一个前景很好、很具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光伏产业的优势也愈加明显。况且,国内的光伏产业市场仍未实质性启动。所以,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产能不仅不过剩,而且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其次,高能耗。高能耗主要是指在改良的西门子工艺生产多晶硅的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较大。我想,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曲折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又是一个通过技术和装备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多晶硅的发展也是如此。目前,国内大多数多晶硅企业的综合电耗都在200Wkh/kg以下,相信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新技术的进步,这个耗电指标还会不断下降。
最后,高污染。高污染是指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对副产物四氯化硅的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四氯化硅是生产有机硅、白炭黑和三氯氢硅的原料,根据多晶硅企业的总体设计,副产物四氯化硅都要通过氢化工艺再转化为多晶硅的主要原料三氯氢硅。但在多晶硅企业建设过程中,这个工序没有与主要工艺同步建设,短时间造成四氯化硅的过剩,如果处理不当,确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各多晶硅企业都上马了氢化工序。目前,四氯化硅已经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比如我们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除了利用自己的四氯化硅还要外购其他公司的四氯化硅。当然,污染问题还要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装备和优化工艺路线等措施来解决。
- •国产Chiplet互联协议标准《芯粒间互联通信协议》即将实施2023-12-29
- •三星电子 3nm 工艺所代工首批芯片正式发货2022-07-26
- •TCL科技:拟与协鑫集团等投建光伏多晶硅和电子级多晶硅项目 总投资120亿元2022-04-20
- •上半年净利预计同比增长4倍 双良节能:多晶硅扩产促产品订单持续增加2021-07-08
- •台积电计划年底将4nm工艺转移到风险生产,并于2022年量产2021-06-18
- •瑞萨电子推出业界首款CMOS工艺集成化CDR2020-12-03
- •从工艺段层层突破 VCSEL如何落实“降本增效”?2020-10-30
- •年产3万吨电子级多晶硅 中化学两企业签约亚洲硅业项目2020-09-24
- •英特尔再强调7nm工艺存缺陷,可能交由台积电或三星代工2020-09-08
- •7nm工艺延期推出股价暴跌 英特尔解雇总工程师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