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翀:成芯失守 拷问中国特色发展模式
来源:赛迪网 作者:—— 时间:2010-10-06 11:07
最近,中国IC产业显得风平浪静,一是由于近期产业鲜有大事发生,二是因为业界焦点已调整到光伏、平板和新能源等领域,一时间,IC产业显得冷清了不少。
前几天,传出成芯被收购的消息,这可以算是IC领域的一件大事,不过由于现在IC产业的火爆程度大不如前,这件事似乎也没有引起业内多大的关注。说起来,成芯被收购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由于成芯的特殊意义和地位,让这件事显得有些不寻常。
说起成芯,还要追溯到N年前……想当年,中国IC产业也曾名噪一时,由于属于上游高端产业,且在产业链中扮演重要作用,因此,发展IC产业一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许多地方政府也把IC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曾几何时,IC产业也像当今的平板、光伏一样炙手可热,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追逐的焦点。
在IC产业链中,中游的Foundry产业的产值较大,因此,对地方政府来说,发展IC制造业见效最快,但是,Foundry的特点是投资较大,而中国有能力投资8英寸,甚至12英寸晶圆厂的企业并不多。就这样,Foundry产业发展似乎遭遇了瓶颈,本土企业想扩大产能,但是没钱投资;外资企业有些觉得没必要来华投资,有些迫于国外政府的压力没法在华建设12寸晶圆厂;台湾企业想来大陆投资,但是政府的技术封锁让他们放不开手脚。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政府提出优厚的条件,还是很难吸引厂商入驻,加之国内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其程度不亚于前段时间的“面子之争”。
正在双方僵持的时候,成都创造性的,采取政府出资,委托企业经营的模式与中芯国际合作,就这样,成芯诞生了。成芯模式是一种比较创新的发展模式,在接下来几年,许多地方政府在发展那些“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的高科技产业的时候,都借鉴了这个模式,最近的高世代面板投资就是例子。
成芯发展模式解决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政府出资,企业出技术,并负责运营和管理,对企业来说,不需要多少成本就可以扩充产能,而对政府来说,这样的企业落户,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此外,还有许多边际的社会效益产生。所以说,这种模式如果运作的好,会得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结果。
记得一次跟台湾专家座谈,一个专家问我如何看待中芯国际,我的回答是:“如果未来会有一家代工企业超过台积电,那一定是中芯国际”。中芯国际的这种低成本扩张模式很“恐怖”,一旦市场回暖,产能大幅度释放,中芯的竞争力是惊人的,而成本优势也将更加明显。
但是,成芯的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风险,最主要的便是盈利风险,一旦不盈利,资金压力就会增加,而如果中芯没能力按时回购,那么这些资金方面的压力将全部压在政府头上。此外,对政府来说,虽然是自己投的资,但由于Foundry的技术含量过高,所以其对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把控不大,换句话说,政府不但亏钱,还无法预计何时能挣钱,这样一来,政府真的被这个“高科技”企业难住了。而此时,如果有人接手,选择放弃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是比较实际的选择。
对许多政府来说,他们不具备能力只身担起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振兴的重担,他们的想法大多比较实际,只要有产业就行,不一定要是本土企业,Intel行、TI、STM、台积电、联电都行。因此,只要有人接手,适时放弃是个不错的选择。
- •重磅!中国或禁止政府采购这类芯片和品牌2024-03-25
- •最新PMIC芯片市场竞争格局、供应商及发展趋势2024-03-19
- •出货量翻50多倍!这类芯片涨价20%!村田/ST/微芯/华邦电等最新现货行情 | 周行情137期2024-03-18
- •对标ST!这家国产厂商的该类芯片加速上车2024-03-15
- •马来西亚芯片的崛起2024-03-14
- •这些芯片,将大幅涨价2024-03-11
- •CITE2024开展倒计时 等你来看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2024-03-04
- •裁员潮!这些品类芯片售罄!ST/微芯/华邦等最新现货行情 | 周行情135期2024-03-04
- •突发!美国模拟巨头再裁芯片团队!2024-03-01
- •装载或超百万辆!这类芯片正在汽车领域加速渗透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