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控制乏力 企业供应链遇环保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 时间:2011-12-19 16:50
近日,苹果公司与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五家国内环保组织谈判一事颇受关注。苹果虽承认供应商环保有问题但拒绝透露整改细节,其诚意受到质疑。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了解,苹果供应链涉污问题只是冰山一角。鉴于不少公司甚至跨国企业在华供应链涉污,众多民间环保组织、国际贸易第三方审核机构开始监督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仅今年以来,就有不少国际国内大品牌被查出供应链有环境违规行为。推荐阅读 金正日1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逝世 揭秘传奇一生(组图) 年底财政存款或投万亿 成品油关税下调两巨头受益最大 我国钢铁产能淘汰陷怪圈 央视曝孕妇防辐射服反让辐射更大 图:从巩俐到倪妮 6代谋女郎大PK [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 李萤:调控至此为何房价纹丝不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日趋复杂使得供应链变得日益庞杂。跨国巨头宝洁全球供应商多达8万家,而零售巨头沃尔玛供应商也有6万多家。一些优势突出的企业集中发展核心业务,而将处于价值链末端的非核心业务,如生产外包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在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时,更付出环境遭受污染的代价。
供应商囿于成本压力
一张厚厚的单子上,是20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这是2010年第一批绿色消费警示名单,这些产品都存在各种违规记录,多家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因产品供应链涉嫌环境污染而赫然在列。
调研报告显示,部分苹果供应商的污染已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苹果供应商之一的名幸电子在广州的工厂,短短几个月内就因各种环境违法问题被立案查处10多起;武汉名幸电子厂区东侧水渠因受污染呈乳白色,被称为“牛奶河”。江苏昆山的凯达电子、鼎鑫电子以及山西太原富士康,因环境污染不断被当地居民投诉。
而根据此前苹果发布的《2011年苹果公司的供应商责任报告》,大量的供应商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其中129个工厂中的80个去年没有存放或妥善处理危险化学品;41个不回收或处置危险废物;37个工厂未能监测和控制废气排放,不止10个工厂有废水问题;63个工厂没有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的许可证、没有文件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估。
作为典型的品牌输出企业,苹果公司只负责创意和设计,产品制造由遍及全球的供应商提供,中国是其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生产环节涉及全国各地诸多工厂。这种通过代工厂把污染转移到生产国的做法,受到环保人士的广泛质疑。
随着苹果供应链污染问题持续曝光,今年9月,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全球总裁发给苹果公司新任CEO的一封长达4页的信件,强调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及合作伙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4点重要诉求,内容包括要求苹果使用中国国内公开的污染企业信息数据库,对供应商进行检索;供应链审计必须超越一级供应商,深入涉及二、三级供应商;将环境污染行为列入“核心违反”之列;在评价供应商的“关键绩效指标”中加入环境表现指标等。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赵旭指出,现在IT类产品的准入门槛并不高,在苹果一级供应商的更上游,还有大量企业存在。如果苹果存在更上游的供应商,那么它很难去签署一份环保协议,绿色供应链就很容易断掉。
而多方信息显示,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中介入很深,从材料使用到生产过程中无尘标准的控制,都有相当深的介入。“苹果严格控制成本,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要求我们上游供应商降低原材料价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苹果供应商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苹果的高压之下,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在环境等方面降低要求,甚至导致污染。
除苹果外,一些大型零售企业的供应链也被指存在环境问题。据今年9月初绿色和平公布调查报告显示,乐购、联华、卜蜂莲花等超市多地连锁店出售的果蔬含有多种国家违禁农药及超标农药残留。
供应链“绿化”之难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1996年由美国提出,其要求把环境保护意识、“无废无污”、“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整个产品链条中,目的是从产品原材料采购期开始进行追踪和控制,使产品在设计研发阶段,就遵循环保的规定,从而减少产品在使用期和回收期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上一篇:混合分销大势所趋 知易行难需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