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变频器散热系统设计
来源:ofweek 作者:—— 时间:2012-03-02 09:04
1 引言
温度是严重影响一切电器元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半导体器件对温度更是敏感,其所有参数定额都是以某一规定温度为前提条件的,结温过高几乎是摧毁所有半导体器件的最终原因。变频器中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散热是控制温升的重要手段[1]。通用变频器中的散热器通常要占整机体积的1/3~1/2,可见其作用非同小可。尤其是温度对变频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通常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所以往往被人们忽略。因此,研究散热技术有利于正确、合理地设计和使用变频器,提高变频器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2 变频器的常用散热方式
变频器的冷却与散热系统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冷却介质的选择两方面的内容。散热器结构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辅助设备的能耗、体积和重量;装置的复杂性和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装置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而冷却介质的选择则应考虑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对材料的腐蚀性、对环境的影响和易燃性以及介质成本。
2.1 空气冷却方式
常用的空气冷却方式包括“自冷”和“强迫风冷”两种(见表1)。

表1 冷却装置散热效率比较
(1)自冷式散热器
所谓“自冷式”冷却是通过空气的自然对流及辐射作用将热量带走。这种散热器效率很低,但是由于它的结构简单、无噪音、免维护,特别是没有运动部件,所以可靠性高,非常适用于额定电流在20a以下的器件或简单装置中的大电流器件。随着半导器件价格的不断降低,有些较大容量的器件也采用自冷式散热器,尤其在冲击负载的变频器中应用更广泛。
(2)风冷式散热器
风冷式散热器主要用于电流额定值在50~500a的器件[2]。风冷式散热器的特点是散热效率高,其传热系数是自冷式散热效率的2~4倍。因需配备风机,因而噪声大,容易吸入灰尘,可靠性相对降低,有一定维护量。散热器材料质量特性对散热效率有显著影响。紫铜导热系数相当于工业纯铝的2倍,在相同散热效率下,紫铜散热器的体积为铝质散热器的1/3~1/2,但由于铜的比重大,价格高,一般较少应用。在通用变频器中,几乎都是采用风冷式铝质散热器。
2.2 液态冷却
液态冷却将导热系数较之气体冷却可显著提高,效率比较如表1所示。对于功率密度大的电力电子装置而言,液体冷却是最好的选择[3]。但液体冷却系统需要利用循环泵来保证冷却液在热源和冷源之间循环,以交换热量。
(1) 油冷式散热器
由于油的冷却性能比空气好,同时也由于将阀体安装在油箱中可以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绝缘性和电磁屏蔽效果,所以曾在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水冷系统不论从冷却效果还是环境影响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近年来油冷系统似乎已渐渐淡出高压大功率变流器领域。
(2)水冷式散热器
水冷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极高,等于空气自然冷却换热系数的150~300倍。以水冷式散热器代替风冷式散热器,可大大提高器件的容量。但是,由于普通水的绝缘性较差,水中存在的杂质离子会在高电压下导致电腐蚀和漏电现象,只有在低电压(如400vdc或380vac)下,才可以采用普通水冷却。为使上述水冷系统进入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领域,必须解决冷却水的纯度和长期运行时系统的可靠性及腐蚀两大问题。
相关文章
- •5G手机大战明Q1开打,散热恐成苹果最大罩门2019-12-18
- •散热技术方案持续升级,5G时代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9-10-18
- •微软新专利欲解决双屏Surface原型设备的散热问题2019-09-27
- •计算机CPU温度监控控制电路图2019-01-23
- •5G电磁屏蔽与导热产业向国内转移2019-01-21
- •2017年智能手机 热管散热风潮再起2017-01-20
- •三星Note7陷“爆炸门” 供应链集体遭殃2016-09-02
- •骁龙810散热差仍存在 高通CTO焦头烂额2015-04-29
- •霍尼韦尔先进材料帮助移动设备管理散热以实现更强性能2014-09-26
- •新型导热界面材料改善移动设备散热问题2013-12-18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拆解安森美核心光伏方案:从器件到系统,全面推动能效提升
- 赛迈测控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国产高端测试测量领域发展再提速!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2.5kW空调电源方案
- 嵌入式电子的复杂世界:独立生态系统的分层迷宫
- X-FAB现推出GaN-on-Si代工服务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以旗芯微产品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e-Compressor空压机方案
- 性能/可靠性/效率齐飞!安森美硬核图像传感器六大优势解析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8
- MATLAB 助力香港中文大学解决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挑战
- Melexis升级锁存器,为电机应用“瘦身”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2.5kW空调电源方案
- 赛迈测控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国产高端测试测量领域发展再提速!
- 嵌入式电子的复杂世界:独立生态系统的分层迷宫
- 拆解安森美核心光伏方案:从器件到系统,全面推动能效提升
- X-FAB现推出GaN-on-Si代工服务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以旗芯微产品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e-Compressor空压机方案
- 性能/可靠性/效率齐飞!安森美硬核图像传感器六大优势解析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8
- MATLAB 助力香港中文大学解决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挑战
- Melexis升级锁存器,为电机应用“瘦身”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5年7月
- 最新全球Top18工控厂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以技术创新破局“内卷”,武汉芯源半导体打造公司首颗32位全信号链高性价比MCU
- 倒闭超6000家!上半年国产芯片市场正加速变革
- 微容科技丨把握AI大机遇期 挺进MLCC赛道全球前三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8
- 极小尺寸——吾爱易达推出高集成度芯片级LTE Cat1模组SCS527E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基于Synaptics产品的AI疲劳驾驶检测方案
- 瑞萨电子全新超低功耗RA4C1 MCU具备高级安全性和专用外设集,是表计应用及其他应用的理想选择
- Vishay推出适用于恶劣环境的微型密封工业级多匝SMD金属陶瓷微调电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