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产业链向两端转移 芯片大战拉开帷幕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2-06-12 08:58
而在经历了低潮期后,联发科也依靠其MT6575平台再次杀入市场。联发科的目标很清晰,即为定价于1000至1500元人民币的智能手机提供芯片架构解决方案。
据了解,高通的参考设计可以帮助手机厂商大幅缩短研发周期至4-5个月,联发科的快速开发平台则仅需3-4个月。两个芯片厂商的快速平台方案均可以帮助手机厂商缩短4到8个月的研发周期,并大幅降低研发成本。
有业内人士担心,由于芯片巨头推出的“公板”计划可以大幅降低手机业的制造门槛,这将可能导致本已经走向衰落的山寨机产业重新复苏。
不过,也有不少反对观点存在。深圳辉烨通讯董事长翁伟民就认为,虽然智能手机制造门槛因高通、联发科的“公板”计划而大幅降低,但与2G功能手机不同, 智能手机对研发能力的要求依然较高,没有研发能力的山寨厂商依然难以进入,但对于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小手机厂商来说,则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手机产业价值链向两端转移
尽管芯片商之间的大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公司芯片价格的下降,但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各个芯片商“公板”计划的推出,手机产业的核心价值及利润空间仍然牢牢掌握在高通、联发科等掌握手机核心元器件的巨头当中。
深圳手机制造商泰克飞石总裁徐恩海就表示,联发科在功能手机上的“交钥匙”模式已经证明了这种思路的正确性。
“事实上,如果芯片厂商没有给出软件参考设计,每个手机厂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进行软件平台的研发。而且,软件平台达到稳定,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研发,智能手机的进入门槛将会非常高。” 徐恩海表示。
而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制造业门槛的降低和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智能手机在硬件上的竞争将逐步转移到应用软件和服务方面。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手机厂商之间是应用软件的竞争,而不是硬件和参考设计的竞争。参考设计将会融入基础设计中,这是芯片厂商要做的事情,手机厂商只需要加入硬件便可以。
不过,这也意味着,处于手机产业中间环节的手机制造业的硬件利润将可能会越来越薄。
有分析人士称,虽然芯片商通过“公板”计划帮助手机厂商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和进入门槛,但这也就意味着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智能手机制造业,在行业 利润总体不变的情况下,其个体利润必将缩水。而掌握核心元器件和平台技术的芯片商必将占据整个手机产业更多的核心价值。
相关文章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联发科技产品和ChatGPT功能的AI语音助理方案2024-12-05
- •亮相IIC Shenzhen 2024,爱芯元智仇肖莘分享AI时代半导体新机遇2024-11-11
- •Qorvo 入选联发科技 MediaTek Dimensity 9400 首发 Wi-Fi 7 FEM 重要供应商2024-11-01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联发科技的AI识别与检测方案2024-10-18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联发科技产品的Wi-Fi 6游戏手柄方案2024-06-06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联发科技产品的AI人像背景移除方案2024-04-11
- •魅族宣布战略调整:停止传统智能手机业务开发,转向AI2024-02-19
- •思特威推出0.7微米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SC5000CS,以卓越成像性能赋能智能手机影像系统2024-02-01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下跌4%,显现企稳信号2024-01-31
- •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苹果第一,荣耀第二!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