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宠儿,需理性“救赎”

来源:SEMI 作者:—— 时间:2012-10-29 10:15

       光伏产业再获政策垂青。据悉,近期各部委及国家电网可能密集出台光伏发展相关政策,通过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和启动第二批金太阳工程等举措进一步开拓光伏企业国内市场。

       近年来,国内光伏制造业在由盛及衰的发展轨迹背后,政府之手如影随形,业界大佬无锡尚德与江西赛维的成长历程堪为典例。2000年施正荣带着技术与40万美元回到江苏无锡创办公司,在当地政府及国资企业的慷慨资助下,无锡尚德于2005年成功在美上市;2005年彭小峰在江西新余市成立赛维,同样获得了地方财政的全力支持,并于两年后走上了海外上市之路。

       以此观之,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光伏企业的成长不可能如此顺风顺水,而行政扶持的根本目的则是利用光伏项目对晶片、组件、逆变器、蓄电池等上下游产业强大的提振作用,拉动地方经济指标快速向好。此前,房地产、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均曾承载过类似重任。

       事实上,尚德与赛维也曾给地方财政带来丰厚回馈,并引发江苏、河北、浙江、河南、安徽等多个地方争相效仿,光伏产业园在全国遍地开花,产业热潮接踵而至。

       然而,行政力量过度介入的结果却是光伏产业正常发展轨迹受到干扰。此后数年,尚德与赛维模式的简单复制直接导致光伏产品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泡沫泛滥。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在于,由于光伏发电上网成本高企、并网技术滞后等现实问题,致使国内市场仅能消化不到5%的产量,大批光伏制造产品不得不寻求向海外市场延展,70%左右的产量需要靠欧洲市场吸纳。如今,伴随着欧盟与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行动,使得国内光伏产业急剧“入冬”。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政府扶持光伏产业的思路当得到厘清,简单的资金注入与政策放行只会让供大于求痼疾积重难返,而只有大力引导技术创新与积极拓展国内消费市场才是光伏产业凤凰涅槃的根本出路。

       我国光伏产业是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为主体,尽管使用太阳能的理念非常环保,但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过程却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向光伏项目投入大规模补贴,相当于用财政资金为污染生产买单、为他国节能产业发展做嫁衣,可谓得不偿失。

       如今,薄膜太阳能电池因能耗小、污染少、成本低、弱光响应好和易与建筑体结合等特点已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二代产品。财政扶持资金当从鼓励光伏企业扩容转向相关新技术研发中来,以此提升国内光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摆脱低价倾销的舆论质疑。

       更为重要的是,此番光伏新政强调了对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诸多优惠,并提出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政策扩容下游市场的意图彰然,但技术瓶颈破解同样不可或缺。光伏发电分布式接入将会改变传统配电网形态,对保障电流质量、维护电压频率稳定等均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在资金、技术以及制度各层面实现系统对接。唯有如此,大量沉淀的光伏产品才可能在国内寻求到释放承接途径,改观目前供求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实现光伏市场产销良性互动的格局。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