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GS到In-cell 谁将主导下一代移动触控技术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梅丹 时间:2013-03-05 09:08

       众说周知,电容屏已经成为智能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过,也正是电容式触摸技术的发展,将触摸技术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际上,自从2007年苹果iPhone正式掀开电容屏应用的盖头以来,电容式触摸技术也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历程。2008年到2009年,基本是自电容技术的时代,即SITO G/G和G/F/F/F结构,但这种触摸技术只能实现单点触摸,而且性能差,以致于2010年互电容出现后(SITO G/G,G/F/F结构),迅速取代自电容技术。2010年到2011年,可以说是互电容强势崛起的一年。2012年,单层自电容技术逐渐成熟并起量,与此同时,单层互电容技术也蓬勃兴起。那么进入2013年,会流行哪种触控技术呢?是OGS,还是In-Cell,抑或On-Cell?在日前举办的IIC China 2013智能手机及平板论坛上,敦泰科技副总经理莫良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在莫良华看来,触摸屏技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二者相互促进。“当技术达到可量产程度之后,才能商业化。光有技术进步不行,还要看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什么,技术就研发什么,技术研发什么,反过来也能促进市场需求。” 莫良华如是看待技术和市场的关系。

 

                 

                         敦泰科技副总经理 莫良华

 

中高端手机将青睐OGS

       目前,单是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就有大约30种,并且各结构各有优劣,对于终端厂商来说究竟该如何选择?莫良华认为,可以从性能、功能、可靠性、薄度、成本这五个关键性因素来进行分析。他举例说,以OGS、自容两点和单层互容G/G来说,定位高端的产品,产品性能就显得非常重要,可能会倾向选择OGS;如果产品定位中低端,成本就显得非常重要,自容两点和单层互容G/G就非常有优势。

                

       “产品定位不一样,选择就不一样。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结构类型。”莫良华说,“今年,很多中高端的手机都会选择OGS,因为OGS可以将产品做的更薄。” 他认为,在移动终端上,薄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谁能做的薄,谁就迎合市场需求。

 

市场M型化趋势确立 单层方案将横扫市场

       “市场M型化趋势已经确立,高端机和千元低端机市场的需求依然较大,单层方案将横扫市场,占据70%的市场份额。”莫良华进一步表示,特别是单层自电容做真实两点的方案将异军突起,这是一种低成本且能提供95%性能的方案,在该领域,敦泰已申请相关专利。单层自容单点+手势和单层互容方案2013年也会非常流行。

 

       除此之外,莫良华还做了如下预测:1)CTP集成接近传感功能会成为低端机的标配;2)中高端市场将主要选择OGS/In-cell/GFF,而OGS/In-cell更有竞争力,因为GFF是去年市场的主流;3)支撑手套操作会成为吸引客户的关键因素;4)悬浮触控是一个卖点。

 

       在中大尺寸触摸屏市场,莫良华认为Pad是最典型的M型市场,高端将主要选择OGS和GF2;低端将主要选择P/G。此外,OGS将是Ultrabook的主流配置。

 

       当前,除了敦泰在推OGS、In-cell触控方案外,其它触控IC厂商亦在推相关解决方案。随着众多厂商的齐参与,OGS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配不远矣。(责编:王琼芳)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