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WIN:从量增转向利润 精耕eMMC、eMCP和SSD产品线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梅丹 时间:2013-04-10 14:18

       “成为世界级的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这是BIWIN的目标。BIWIN,这家从创立之初就专注于Flash存储产品的厂商,两年前从ODM/OEM向自主品牌华丽转身,并推出了多款自主品牌产品。随着企业的发展,近两年BIWIN在产品结构和方向上进行了调整。“以前我们的产品全部集中在USB和各类存储卡上,而这些产品的附加值低,在中国劳动成本日益上升尤其是珠三角人工薪酬高升的情况下,很难让这样的低端产品有足够利润空间,因此,我们将USB及存储卡转化到附加值更高的eMMC、eMCP及SSD等产品中去。” BIWIN董事长孙日欣在“BIWIN第二届NAND Flash应用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BIWIN董事长 孙日欣

       孙日欣认为,作为企业,最大的规划不是盈利,而是怎么防范风险。“一个企业,如果它的经营没有风险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利润,BIWIN每年做计划的时候,不是想着今年要赚多少钱,而是怎样把风险分散掉。”他坦言道。

 

NANDFlash的价格波动是一种常态

       相比其它产业,存储市场总是起伏不定,价格波动非常不稳定。而在今年,闪存的价格涨势来的似乎更为猛烈,市场缺货严重。不过,在孙日欣看来,在NANDFlash存储领域,价格波动是一种常态。

        “今年闪存急剧地涨价并不奇怪,这主要源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高速增长。”孙日欣说,今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增长达到200%,这意味着对Nandflash的需求达到200%,而通过技术革新促进的自然产出的增长,比如从25nm演进到20nm,产能大概只能提高20%。在去年Nandflash资本投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很难满足200%的需求。因此,出现缺货、急剧的涨价就不足为奇。至于缺货会持续多久,孙日欣表示这很难说,是7月份还是8月份抑或9月份会好转,现在都说不准。

       “在Flash存储领域,价格的波动是一种常态。”孙日欣笑言,“春江水暖鸭先知”,BIWIN在这个市场做了十几年,对市场的供应需求会有一定的敏感度,并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套。不过,他也同时指出,这其中也有一些基本规律可循,比如客户群体如果足够大,他们的需求就可以做个计划,随时调整;再比如上游供应商如果足够多,他们的供求信号也会有所映射。

       当问到面对今年存储需求旺盛的阶段,BIWIN是否会扩大产能时,孙日欣直言,目前并没有特别的计划。“2011-2012年,BIWIN的产能很高,但2012年上半年由于市场价格下滑,库存损耗导致了利润收窄。因此,从2012年下半年起决定控制产能,从量向利润转变。”孙日欣说。

 

SSD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 春天终会到来

       每1GB的价格低于1美元,SSD产品就会成为大众化主流配置,呈现爆发式成长,这是业界一致的观点。不过目前来看,相比HDD,SSD的单位成本依然较高。

       孙日欣称,一个产品能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性能表现,二是被大众接受的价格。目前来看,SSD的性能已经达到,读写速度远超过HDD,但其单位成本依然比较高。孙日欣指出,SSD所采用的基本材料是NANDFlash,在NANDFlash工艺提升的情况下,SSD的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

        “从一些分析报告的数据来看,在今年Flash的总消耗量中,SSD占了20%的比例,预计明年占30%左右,这说明SSD处于初级上升的阶段。”孙日欣认为,随着SSD价格的下降,SSD市场的春天一定会有到来的一天。

       据BIWIN品牌经理黄兴亚介绍,BIWIN的SSD产品内建断电保护功能,经历10000次意外断电依然可靠。“断电保护功能在工业级、企业级的SSD上有,我们是第一个将这个功能做在消费级的SSD上,而成本增加不到100元。”

 

eMMC/eMCP将主导智能手机内存市场

       随着手机轻薄化的趋势渐浓,内嵌式内存在这两年开始流行,eMMC/eMCP亦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智能终端的青睐。继2011年推出eMMC产品后,今年BIWIN又推出了eMCP。据悉,BIWIN是目前国内唯一能量产eMCP的厂家。当前其eMCP产品正在接受MTK、Marvell、展讯等芯片商的测试,孙日欣预计,两个月后将被广泛采用。

       BIWIN技术研发总监李振华告诉记者,eMCP是将eMMC和LPDDR封装而成的内嵌式存储器,与eMMC相比较,eMCP集成了eMMC和DRAM.,从而令使用此款存储设备产品的PCB板尺寸更小,适用于各种以节省空间为原则的手持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

       李振华认为,eMMC和eMCP在智能手机的内存储存模式中将占据100%的份额。“在智能手机上,采用嵌入式内存的方式就两种,eMMC或eMCP。” 李振华进一步说,“智能手机是采用eMMC还是eMCP,手机厂商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更多地取决于CPU,如果CPU本身支持eMCP,就可以用eMCP,有些CPU就只支持eMMC。”

       当前,智能手机的内存也在不断地往高走。李振华告诉记者,当前手机的主流内存配置是4+4、4+8,而4+4更多。“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有两个极端,一是往更高走,采用16+8,甚至32+8的内存模式;另一个是往更低端走,采用4+2甚至2+2的内存模式。”他举例说,如OPPO,在国内市场相对比较高端,用的就是32+8,即32G NANDFlash+8G/16G bit Dram。

       据了解,目前联发科推出的MT6577芯片组首次导入了eMCP作为标准内存配备,NAND Flash大厂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海力士(Hynix)也在积极抢占eMCP市占率。随着联发科平台导入eMCP,eMCP的市场商机将被开启。(责编:王琼芳)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