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可穿戴市场增速471% 用户最关心功能和待机

来源:C114通信网 作者:------ 时间:2015-12-25 10:32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可穿戴设备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125.8亿元,增速高达47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主任工程师闵栋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他表示,目前,中国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仍处于探索期。从2016年开始,部分垂直领域的巨大潜力将开始释放,可穿戴市场将正式进入启动期,预计2016年可穿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消费者预算多在千元内,2016年进入市场启动期

  2015年,谷歌推出头戴手机盒子Cardboard,苹果正式发布Apple Watch,SONY发布虚拟现实头盔,给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三星、英伟达、爱可视、卡尔蔡司,雷蛇都发布了虚拟现实产品。

  而在国内市场,华为、小米、中兴、盛大、百度等企业的产品覆盖智能腕带,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大朋、暴风科技等企业发布了虚拟现实产品。

  闵栋表示,在众多产品中,消费者在选择可穿戴设备时,更倾向于传统终端企业。得益于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形象,70.8%的消费者对苹果牌可穿戴设备感兴趣,其次是小米,华为两个国产品牌。在市场价格方面,超过50%的消费者购买预算在千元以内,但中高端市场同样存在,各价位段均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买单。

  针对当前的市场情况,闵栋表示,截至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仍处在探索期,表现为各类产品规模均有限,消费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而从2016年开始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将进入启动期。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服务类产品逐步成熟,产品差异化加大。从2019年开始,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商业模式逐渐完善,产品被消费市场接受,健康大数据服务更加成熟,产品更加细分。2022年进入市场成熟期,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趋于成熟,进入门槛提高。


  智能腕带占比最高,但用户粘性严重不足

  在《可穿戴设备研究报告》提到,2015年125.8亿元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中,仅智能腕带(包括智能手表)设备一项的市场规模就达到122亿元。相比2014年,智能腕带设备消费级市场规模增长481%。

  对此,闵栋表示,尽管增长迅速,但智能腕带设备却存在使用时间不长,用户粘性较弱的问题。在购买智能手表的用户中,有30.8%的用户持续使用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使用时间一年以内占76.9%。目前市场上较知名的两款智能手表,Apple Watch和MOTO 360,距离推出时间都较短,相应的用户使用智能手表的时间也较短。

  那么,用户为什么不愿意持续使用可穿戴智能设备呢?调查显示,62.8%的消费者认为功能鸡肋是最大的缺点。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功能较单一,计步等功能并无法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这是造成部分智能手环用户使用时间短暂的原因。


  消费者最关心功能和待机

  消费者在购买可穿戴智能设备时,最关心的又是哪些呢?闵栋表示,目前来看,功能是消费者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考虑的主要因素。超过80%的消费者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会关注产品的功能。其次消费者会考虑价格与外观。闵栋表示,智能可穿戴厂商应尽量避免功能上的同质化竞争,在垂直细分领域形成相应的技术壁垒,同时也需要兼顾产品设计及成本控制。

  而在具体功能方面,健康监测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功能,消费者对健康指标的追踪功能最感兴趣,其次是监测睡眠和GPS定位功能,除此之外,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信息通知遥控电器等功能的兴趣程度也相对较高,而对支持SIM卡、游戏等功能的兴趣程度相对较低。

  在交互方式方面,消费者对触控的交互方式最感兴趣,其次是体感交互和语音交互,感兴趣比例均超过半数。

  同时,多数人希望待机时间足够长,52%的消费者希望待机时间能超过5天,对于目前已经有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多种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而言,并不希望增加更多需要充电的设备,能够接受一天一充的用户只占到5%,可见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待机问题,消费者的容忍度较低。


  我国可穿戴市场面临哪些挑战?

  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产业仍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闵栋表示,第一,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国内针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定制化芯片和操作系统产品成熟度仍待提高,尤其是操作系统差距较大。同时,国内传感器主要满足中低端市场需求,缺乏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产品。

  第二,产品应用服务亟需强化。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多以实现运动健康管理功能为主,在实际应用中和竞争对手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监测的数据类型和活动项目不同而已。产品的用户体验需进一步提升,由于对数据监测精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的发展。

  第三,安全与隐私保护亟待加强。智能可穿戴设备对个人数据的收集能力较其他智能设备更为强大,如个人信息、生理状态、日常活动、周边环境等,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大大增加。

  第四,产业链整合能力亟待提高。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制造产业链还不成熟,可穿戴设备厂商往往需求与上游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匹配,硬件成本上升。可穿戴设备产品可关联性强,行业涉及面广,需要各学科和行业的有机结合,当前不同创新产品和服务彼此独立封闭缺少合作,数据缺乏有效共享和深入整合。


  可穿戴发展思路:技术、应用、安全、生态

  针对我国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闵栋提出我国发展建议总体思路:

  第一,推进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支持可穿戴专用芯片和操作系统、传感器等技术开发,为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促进典型业务推广,从当前健康、运动、康复等易被大众接受的典型应用入手,探索可持续的、可推广的可穿戴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

  第三,营造健康应用环境。建立可穿戴设备信息安全体系,规范企业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范围和行为,营造可穿戴设备安全健康的发展环境。

  第四,打造产业生态体系。完善关键环节标准,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建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