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效应显现 大陆半导体产业黄金期已至
2017年大陆半导体预料将由目前的半导体封测主导的全球分工格局逐步走向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以及材料与设备逐步突破的方向全面发展,不但产业链趋于完整,集群效应也开始显现,等同大陆半导体业的发展即将再下一城。
2015至2020年大陆半导体产业规模的年复合成长率将超过两成,远高于全球平均3-5%的增幅。而随着中国2025制造、互联网+等战略实施之下,大陆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的市占率更将进一步扩大,显示产业黄金发展期已至。
事实上,物联网、汽车电子带来巨大的新兴市场,将给予大陆半导体厂商更大的空间与机会,更何况大陆本身是全球最大的下游终端需求与加工市场,存在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显然大陆相对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独有优势,即是庞大的内需市场。借由市场的磁吸效应,加上提供优渥的薪酬与其他配套福利,正不断吸引来自于全球的技术与人才。再者,摩尔定律开始放缓,也给予大陆厂商更长的学习时间,使其与国际大厂的差距获得缩小的机会。
除此之外,政策支持力道持续不间断,特别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关键的作用,截至2016年8月底,该基金承诺投资超过638亿元人民币,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而投资大陆企业龙头公司的家数达到27家,投资项目为37个,更重要的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不仅在产业链重要环节扶植重点公司,也战略性地引导差异化竞争,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
在细项产业发展方面,2017至2018年大陆存储器产业将进行0-1的突破,其中紫光集团动作频频,2016年底宣布总额高达240亿美元的投资案,计划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兴建全球单一最大3D NAND Flash厂,将由旗下的长江存储来执行此规划,第一期计划预定2018年建成启用投产,2020年全部完工,每月产能将达到30万片。
短期内首要观察的是紫光集团的3D NAND Flash是否能顺利于2018年投产,毕竟其技术来源是以Spansion为主,是否能由其过去在MirrorBit、SLC NAND等技术优势延伸至3D NAND Flash,尚需时间验证。
不过中长期来说,大陆在存储器市场势必将找到突破口,也将打破全球存储器市场由韩国、日本、美国等业者寡占的局面。
至于2017年大陆晶圆代工的发展主轴仍将以中芯国际为重,除持续抢攻先进制程、成熟制程、特殊制程的布局外,年产能大幅扩充将是营运的重心,中芯国际除宣布在上海厂区投资兴建新的12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共计新增总投资近千亿元人民币之外,同时也将扩充位于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8寸厂的产能,更将在深圳新设12寸晶圆生产线,显示采取产能充分扩张政策。
注:本文作者为台湾经济研究院产经资料库副研究员刘佩真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下周“湾芯展”,新凯来携最新设备亮相!2025-10-10
- •Melexis推出首款双输入电感式传感器,服务未来汽车电子系统2025-10-10
- •Vishay新款汽车级薄膜电容工作温度高达+125℃,且在高湿条件下展现高稳定性2025-10-10
- •ROHM开发出低VF且低IR的保护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2025-10-09
- •MathWorks升级MATLAB桌面体验,提升工作效率2025-10-09
- •SiC JFET 让固态断路器(SSCB)无惧高温工况2025-10-09
- •瑞萨电子推出三款电感式位置传感器IC及网页版线圈设计工具,拓展工业传感产品组合2025-10-09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海思与国芯微产品的AI玩具方案2025-10-09
- •逐点半导体发布人工智能SpacialEngine空间媒体技术平台,沉浸式遨游3D空间2025-10-09
- •Wolfspeed 顺利完成财务重组,增强财务实力,在碳化硅市场占据有利地位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