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缘何此时提出提高收购价格?
2017年6月1日,根据Bloomberg(彭博社)和CNBC报道称,有消息人士透露,包括Elliott Management在内的股东正对恩智浦半导体董事会施压,要求与高通重新谈判,将每股110美元的邀约收购价格提高。
那么恩智浦股东为什么在交易等待期已经期满之后再次提出提高收购价格呢?在半导体行业观察小编看来,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恩智浦重回高速增长,财报超出预期。
纵观恩智浦近几年来的财报,2015年第四季度,随着恩智浦与飞思卡尔收购的完成,营收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6%。2015年全年总营收61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8%。同时收购也确立了恩智浦在汽车半导体、微控制器、安全连结解决方案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也是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主要原因。
到了2016年第四季度,也就是高通宣布收购恩智浦的当季度,恩智浦的业绩表现创同期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24.4亿美元,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1%。2016年全年营业收入95亿美元,比2015年的业绩同比增长了56%。
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恩智浦营业额达到22.1亿美元,由于公司二月初成功剥离标准产品业务,故其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9%。
恩智浦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科雷鸣(Richard Clemmer)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反映了公司正回归逐年增长的轨道。由于公司二月初成功剥离标准产品业务,故其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9%。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反映了公司正回归逐年增长的轨道。第一季度公司高功率混合信号产品业务营收20.1亿美元,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2%。标准产品业务营收1.18亿美元,约合完成剥离前一个月标准产品业务总收入。”
其次,恩智浦市场地位蹿升,位居全球榜首。
恩智浦在2015年12月完成以120亿收购飞思尔半导体后,其于2016年的MCU销售额成长了116%,达到29.1亿美元,约占整个市场的19%。更有甚者,在2016年的MCU销售排行位居全球首位。
恩智浦在2016年MCU的排名窜升,使得多年来稳居市场第一的日本瑞萨电子被挤下龙头宝座。
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的最新报告指出,物联网(IoT)应用的强劲成长以及整并风潮,使得2016年微控制器(MCU)市场的厂商排名出现不少变化。以出货金额来看,全球前三大MCU供应商依序为NXP、Microchip以及Cypress,都是因为收购案而扩大了营收规模(下图);反观那些并没有进行收购的MCU厂商,2016年营收仅呈现个位数字成长甚至衰退。
- •Vishay新款汽车级IHDM电感器即便在恶劣环境下仍保持出色的感值及饱和电流稳定性2025-08-08
- •泰瑞达推出适用于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新一代内存测试平台Magnum 7H2025-08-08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有感油泵FOC控制方案2025-08-08
- •工业充电器拓扑结构选型基础知识:隔离式DC-DC功率级的选择2025-08-08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新款超高能效LED打造高性能照明理想之选2025-08-06
- •安森美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2025-08-05
- •安森美为小米的YU7电动SUV系列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2025-08-05
- •ROHM推出适用于Zone-ECU的高性能智能高边开关!2025-08-05
- •东芝的新款低随机噪声镜头缩小型CCD线性图像传感器,有助于提高A3多功能打印机等设备的图像质量2025-08-05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以onsemi产品为核心的汽车矩阵式大灯方案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