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用上京东方OLED屏 中韩争霸谁能笑到最后?
打破三星垄断 中国将成韩国以外OLED产能最大地区
在OLED新一轮的的竞争中,据了解日本企业最早研发OLED,却曾决定全面退出,现在日本显示(JDI)、被富士康收购后的夏普又重新计划上马6代OLED面板生产线,中国台湾也一直跟踪OLED,但迄今没有批量供货。由此,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全球面板产业的竞争格局将由目前的“三国四地”(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较量,演变为“两强(中韩)争霸”。
据中国OLED产业联盟秘书长耿怡介绍,中国OLED产线建设已初具规模,逐步由技术研发向规模化生产过渡。2016年,中国大陆OLED面板出货量总计达600万片。此次京东方成都工厂打破三星垄断也只是中国OLED面板军团与韩国正面竞争的开始,中国的其它面板厂商也正在各地快马加鞭建设OLED生产线。华星光电正在武汉建设6代柔性OLED生产线;和辉光电的6代OLED生产线在上海;深天马的6代柔性OLED生产线也放在了武汉;维信诺的6代柔性OLED线则在北京固安。
据群智咨询统计,2017年全球新增4条6代柔性OLED线的产能,包括京东方成都、LGD、天马武汉(预计2017年11~12月投产),三星有一条6代柔性OLED线扩产。而2018~2020年,全球还将新增12条中小OLED生产线,其中中国大陆有6条。可以看到,未来几年柔性OLED产能的增加主要来自三星和中国大陆的面板厂,到2020年,中国大陆将会成为除韩国以外OLED产能最大的地区。
中韩争霸 谁将笑到最后?
韩国三星电子大约从2000年开始做OLED,2005年开始做柔性OLED,有10多年的生产工艺经验积累。我们知道,与目前广泛使用的LCD技术不同,OLED采用有机发光材料,制作过程中,稳定性没有无机材料高。中小OLED屏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把红、绿、蓝三色的OLED材料蒸镀到面板上,产品良率提高是很大的挑战。此次京东方B7工厂能够提前量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拿到了佳能Tokki蒸镀机。Canon Tokki蒸镀机作为OLED面板厂必不可少的设备,其年装机量仅四到五台,即便在在各方的积极争取下Canon Tokki 2017年也只规划了七台蒸镀机,除了蒸镀机,发光材料同样受制于人,因此产业链的不完善,尤其是上游环节的薄弱让中国面板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除了设备和材料的限制,相比韩国企业,国内AMOLED核心技术仍然落后,所以快速度过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依旧是重大的挑战。中国的面板产业链的骨干企业还需要通过资本投资、共同开发、技术合作等方式向上游的材料和设备厂商渗透,尽快打通和完善整个OLED产业链,增强竞争力。
最后,由于面板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强周期,始终围绕供求关系周期波动。虽然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OLED面板并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但未来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对中国的面板厂商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可喜的是,与其他行业不同,产能过剩、价格下滑时,后来者可以通过逆市投资扩大产能,打击竞争对手,坐上行业主导者,这给目前仍落后的中国厂商很大的希望。但中韩的OLED面板之战到底谁能笑到最后,目前我们还很难做出判断,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责编:王琼芳)
本文为华强电子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三星NAND闪存芯片,涨价15~20%2024-03-14
- •三星西安厂开工率恢复2024-03-12
- •三星电子管理层与全国三星电子工会举行谈判2024-02-20
- •传三星晶圆代工一季度将降价5%-15%2024-01-05
- •三星半导体业务大亏13万亿韩元2023-12-27
- •三星Display以2.18亿美元收购美国Micro OLED开发商eMagin2023-05-19
- •三星在日本投资,建设芯片研发产线2023-05-15
- •最新进展!这家芯片大厂狂赔20亿元2023-04-24
- •分析师:三星Q2或将出现近15年来的首次季度亏损2023-04-24
- •三星拟砍5%NAND产能 西安厂为重点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