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发烧友痴迷中国Hi-Fi耳机:好听又便宜
据外媒报道,中国Hi-Fi耳机在外国发烧友中流行。这些中国耳机的品牌虽然鲜为人知,但由于完整供应链,它们也可以采用知名大厂的配件,同时省去了各类营销市场费用,打造出音质好又便宜的产品。
以下是翻译内容
购买新耳机时,大多数外国人可能会去亚马逊网站或苹果零售店进行筛选。不过,也有少数人出现在Head-Fi这个全球最大Hi-Fi耳机论坛上,他们会就平衡电枢(动铁)和动圈式驱动单元等发表很有见地的评论,并测试他们的设备及制作频率图。
不过,作为发烧友文化的痴迷者,这些人越来越多地关注各种各样鲜为人知的中国品牌耳机,它们的价格通常不到175元,仅相当于一个比萨饼。这些人通过全球速卖通购买这些耳机,然后在博客和YouTube上撰写详尽的研究和性能评论,并就利弊展开无休止的辩论。
鲜为人知价格低,质量能有保证?
在网上,这种现象被称为“Chi-fi”,即“Chinese”和“high-fidelity”的混搭,它们通常被用来指代便携式音频设备,实际上几乎都是耳机,包括类似AirPod的以及入耳式监听耳机(IEM)。这些设备基本上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生产的。当你在亚马逊上搜索时,往往会发现许多从未听说过的中国品牌,但这可能是你进入这个奇怪“影子市场”的转折点。
这些公司的名字都很简单,有时候甚至令人感到困惑,但耳机价格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作为理性的消费者,很多人可能认为四五十元的耳机不可能太好。但事实上,中国或许为提供了最好的Hi-Fi耳机。如果品牌不为人所知,价格又低得离奇,但产品质量和功能却好得惊人,这会让人有何感想?
YouTube网红Lachlan Tsang说:“我第一次听到Chi-Fi这个词是在两三年前,有点儿流行语的味道。”Lachlan Tsang在澳大利亚悉尼一家高端音响商店工作。
与朋友经营专注于中国音响产品网站Accessible Audio的中国香港人Alfred Lee表示:“大约在2010年,这类耳机只出现在淘宝上,现在却随处可见。”
“Chi-Fi”在2015年末首次出现在Reddit上,但这个概念在那之前已经存在了几年。这些品牌有很多古怪的名字,比如TIN Audio、Yinyoo和Revonext,有的则是用字母组成的,如KZ、BQEYZ和QDC等。价格各有不同,但令大部分人着迷的地方集中在非常便宜的产品上。它们的制造质量参差不齐,配件有限,售后服务基本不存在。
大多数名牌音响公司实际上都在中国制造产品,因为在价格上占据着优势。设备、专业知识和原材料的集中造就了许多半DIY电子制造的热点地区,最著名的就是深圳,在那里你可以买到塑料耳机外壳、电线、驱动器以及所有制造耳机需要的所有部件。
深圳和其他类似的中国城市是这些无名公司的完美诞生地。每个品牌的起源故事都有点儿不同。有些公司开始时是原始设备制造商,这意味着他们实际上为Beats等品牌代工产品。音频工程顾问迈克·克拉斯科(Mike Klasco)表示:“其中有些制造商最初只是贸易公司,有些则为其他品牌提供工程支持。”
由于相关的组件,比如电线、外壳、驱动器以及芯片价格都相对便宜,因此成品耳机的质量很难保证。对于耳机来说,组件的质量直接攸关整体产品的质量。耳机内微型扬声器的隔膜价格可能低至0.3元,而有钻石涂层的隔膜价格却高达28元。如果你有顶级的驱动程序和芯片,你的产品听起来会很好,即使构建质量有点儿差。
进入门槛低,一辆面包车一瓶胶水足以
人们对音响设备的关心程度,与他们对深圳其他电子产品的关心程度不同。没有人会花几天时间为他们的汽车挑选最好的便携式电池充电器、USB电线或智能手机支架。这些都是功能界限十分清楚的组件:它们要么工作,要么不工作。音频则是不同的。好坏之间有更广泛的范围,有时尚和设计方面的顾虑,不同的用例,不同的品牌组合。而且由于大多数客户没有时间或金钱来测试每个品牌,因此我们大多数人最终都依赖于知名品牌。
当然,优质品牌也意味着售价更高。克拉斯科说:“百思买可能会提高50%的售价。”对于名牌音频公司来说,成本来自广泛的测试、设计、营销、员工开销、包装、运输以及从制造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的多次摊派。
但中国品牌剔除了所有这些成本,只有那些最大、最有野心的公司才会费心于建设网站,大多数公司在全球速卖通上只有简单的供应商页面。其中有些公司从森海塞尔和Beats供货商那里购买驱动器。
这些相同的驱动器,或者至少是非常相似的驱动器,也可以在Ultimate ears IEM中找到,其价格为数百甚至数千美元。制造驱动器的工厂不关心它们被卖给了谁,他们保持特定的质量水平,因为他们的客户理解这一点。一旦找到了零件来源,把它们组装起来一点儿都不贵。克拉斯科说:“如果你有一辆面包车和一瓶胶水,你就可以进入这个行业。”
有时候,你最终得到的是一款拥有令人震惊的、配有高端内饰的耳机,这意味着一家基本上没有营销开销的公司却生产出音质极佳的耳机。如果有人能找到他们的东西,这些公司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很难说这个过程涉及到了多少知识产权的问题。但克拉斯科表示,大多数公司都会很乐意允许他参观,而且他经常发现,他们正在做与大公司相同的事情:从制造组件的工厂购买组件,组装成品,然后销售出去。当然,这个市场有时候也会涌现出设计灵感,有时候甚至大公司也能受到启发。
社区充满活力,在“垃圾”中筛选“宝石”
有时候,即使是小制造商,也可以通过积累足够的追随者,从而跨越到传统的零售渠道中,它们雇佣客户服务人员、网站设计师、质量控制人员,以及更成熟公司拥有的所有其他人员。最著名的例子是Anker,它开始生产笔记本电脑的替换电池,然后转向生产便携式电池充电器。在短短几年内,他们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品牌。
有些中国Hi-Fi耳机公司也有这种潜力,比如飞傲(Fiio)和海菲曼(HiFiMan),这两家公司都有介绍自己产品的实际网站。克拉斯科实际上对HiFiMan被列入无名品牌名单感到愤怒,该公司最初只是非常小的中国制造商,但出人意料地在几个产品上取得了成功,并迅速崛起。克拉斯科说:“HiFiMan根本不是无名品牌,他们发布了许多非常昂贵而复杂的东西。”Fiio也得到了许多主流媒体的好评。
但对于大多数中国Hi-Fi耳机爱好者来说,最令人兴奋的是“狩猎”。他们喜欢在“垃圾”中筛选,希望找到“珍贵的宝石”,比如价值25美元、有棱角的红色金属IEM,其设计灵感来自于更大的公司,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的音质听起来与售价500美元的IEM几乎没有分别。Lachlan Tsang指出:“这是来自这些匿名工厂的产品,品牌故事被这个关于中国制造的普通小故事所取代。”
一款全新中国产Hi-Fi耳机的发布可以在论坛上引发激烈的辩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公司似乎完全没有做好准备,根本没想到自己手中竟然会诞生如此热门的产品。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发布的是垃圾产品,而是因为竞争如此激烈,他们的资源又如此之少,以至于他们在荷兰、美国或德国的销售额似乎不太可能突然飙升。
有些深度评论网站专门关注中国的Hi-Fi耳机品牌,如AudioBudget。音频论坛Head-Fi上最长的帖子也是关于“Chi-fi”的,另有超过4.8万条相关帖子。虽然跟帖数并不是真正公平的衡量标准。但可以看出,这个社区充满了活力,各种派别都在争论诸如V形和U形的优劣,如何最好地堵塞某些IEM中的小通风口以获得增强的低音,或者哪些售后硅胶头是最好的。发烧友们喜欢这样的争论。
随着源源不断新鲜而又实惠的产品涌现,中国的Hi-Fi耳机品牌提供了许多全新的话题。对于这些论坛用户中的许多人来说,经典的发烧友装备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范围。CNET评论的顶级耳机售价为2400美元,而高端扬声器的成本通常高达六七万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设备显得有些高不可攀,即使是那些对音频质量非常着迷的人也是如此。然而,中国Hi-Fi音响热潮给了他们高端体验的机会,这在以前从未真正发生过。
即使是制作这些频率图的设备也变得更加实惠了。MiniDSP制造一款大约200美元的产品,基本上就是一对配着麦克风的人造耳朵,但它完全可以胜任当前的工作。这种设备过去要花费数万美元购买。现在仍然是,而且更好,但就像廉价耳机的洪流一样,MiniDSP能力超强,稍有点儿怪异,但所有人都买得起。
考虑到所有这些廉价的新玩具,人们对它们有点儿痴迷是可以理解的。Alfred Lee称:“很容易进入这个行业,你只是需要不断尝试。对于Chi-Fi来说,只需花费20美元就可得到不一样的体验,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一加 Buds Pro 2 耳机体验:全面拉满的多边形战士2023-01-10
- •智能辅听耳机进入千亿级市场 音科思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21-09-15
- •TWS中场战事:安卓系存巨大渗透空间 苹果欲借联发科切分蛋糕2021-06-30
- •2020年度TWS耳机口碑榜单TOP10 多价位选购指南2021-01-11
- •台积电、三星争霸2nm工艺:能做出来 但可能没人用得起2020-01-16
- •TWS耳机的难点拐点与竞争格局2019-12-02
- •TWS耳机是爆品吗?痛点并非价格2019-11-29
- •业内人士谈真无线蓝牙耳机的选购秘笈2019-09-24
- •续航22小时 OPPO推出双重主动降噪 Enco Q1耳机2019-09-11
- •续航15小时 OPPO首款无线降噪耳机价格公布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