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神智能:自动驾驶+智慧交通两架马车拉动激光雷达市场,混合固态是主流需求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婉婉:“对于其他工业级的行业来说,都不可能与汽车领域一样,一旦起量,产品量级将会非常高。与此同时,主机厂在实现自动驾驶的时候,很可能一台车会搭载两台以上的激光雷达,这也是这么多公司看好激光雷达行业的原因之一。”
进入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依然会是自动驾驶,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激光雷达在近几年间价格大幅下降,使得在量产车型上大规模搭载成为现实。去年大疆、华为发布自研激光雷达引发市场关注,各大车企也纷纷宣布将在下一代车型中采用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这使得2021年有望成为车载激光雷达规模化商用的元年。
“去年虽然面临疫情的冲击,镭神智能还是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婉婉向华强电子网记者表示,“去年我们在自动驾驶、智慧交通、轨道交通、机器人、智慧物流、安防、测绘等各个领域均有所突破。”
深入到激光雷达的不同应用领域,在王婉婉看来,疫情期间由于机器人的需求激增,单线、16线激光雷达销量均实现了增长。在智慧交通领域,王婉婉表示,镭神在19年对接的一些项目受疫情影响虽有所推迟,但在下半年大都陆续得以展开,凭着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镭神智能在车路协同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维持在七成以上;另外,新基建也带动了镭神在ETC、车辆治超检测等智慧交通领域的业绩增长。在自动驾驶方面,由于大环境不太好,大家的投入比较谨慎,直到第四季度市场才开始复苏。但镭神智能一直跟多个主机厂保持这紧密沟通,贴合主机厂自动驾驶的需求对全新一代的CH128X的性能和尺寸做了很多突破,Pre-A sample样机已获得很多主机厂的认可,接下来2021第二季度将可正式推向市场。
早些年,激光雷达单价可达10万美元,自动驾驶测试车整车造价甚至能达到数百万元。而近几年激光雷达概念的火热,除了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成本的大幅降低。
谈到机械式激光雷达的价格,王婉婉表示,目前几次激光雷达的价格下调都是由镭神来主导的,他们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与技术,提高良率与产量,成功降低了产品价格。
镭神在整体的工艺和技术水平上做了优化。以前的64线机械式激光雷达单价要8万美元,且交货周期很长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插片式。比如16线就是16组发射、16组接收,一组一组地往上堆叠,且每组都要单独调校。而目前镭神采用的是LD和APD自动化封装工艺,将16个LD封装到一起,只需要调一次光学,因此从整体的生产时间上就能够大幅降低。
激光雷达包含测距和测角两部分,两者都需要满足车规。目前激光雷达有机械式激光雷达、混合固态、纯固态(包含MEMS、FLASH、OPA、FMCW)三条主要路线,而机械式目前看来几乎不可能通过车规认证。王婉婉告诉记者,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的结构是,所有发射、接收部分,即光学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等80%的部件都围绕着一个轴进行高速旋转,在汽车工况下,精密部件长期受到冲击振动,显然会对其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造成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王婉婉还表示,机械式激光雷达的高度普遍在80/90mm,同时由于是高速旋转的结构,因此机械式激光雷达的外形也普遍是圆柱体,且必须置于车身凸出位置。对于普通的汽车而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也无法接受这样破坏汽车整体外形结构美感的传感器。“当下已有很多robotaxi客户向我们传达了接下来新一代产品想要采用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意向。”
不过,从目前robotaxi市场以及部分园区用自动驾驶车辆上看,在汽车领域,机械式激光雷达依然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去年大疆旗下Livox、华为相继入局激光雷达市场,推出用于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产品;CES2021上,曾专注于视觉自动驾驶方案的Mobileye也宣布将推出激光雷达相关产品,并在2022年使用Luminar的激光雷达来构建第一代Robotaxi,为2025年抛弃视觉,转而采用激光雷达+成像雷达方案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完成前期理论构建。
对于各大巨头布局激光雷达的现状,王婉婉告诉记者,“对于其他工业级的行业来说,都不可能与汽车领域一样,一旦起量,产品量级将会非常高。与此同时,主机厂在实现自动驾驶的时候,很可能一台车会搭载两台以上的激光雷达,这也是这么多公司看好激光雷达行业的原因之一。”
对于2021年激光雷达的批量应用场景,王婉婉表示较为看好两个方向,“目前我们所看好的能够大批量应用激光雷达的场景是车和路。随着国家现在的智慧交通建设陆续推进,对于激光雷达将有大量需求。自动驾驶方面,镭神计划在2021年至少拿到国内两三家以上的主机厂定点,这也是未来几年内镭神确定公司发展方向的前提。”
- •“直供+代理”双轮驱动,微容科技业绩再创新高!2024-04-23
- •对标高通骁龙8155!这家国产车规芯片厂商出货超20万片2024-03-15
- •对标ST!这家国产厂商的该类芯片加速上车2024-03-15
- •年出货近1亿颗!这家国产厂商多个细分领域第一2024-01-03
- •出货超1亿颗!这类国产MCU可pin to pin替换ST2024-01-03
- •导入客户超150家!这类国产芯片可pin to pin替换英飞凌2023-11-17
- •高中低压全品线布局!一家快速发展的国产氮化镓IDM芯片厂商2023-11-17
- •产能剑指行业第一!一位重磅氮化镓芯片玩家2023-10-20
- •爆卖!这类芯片,营收连续翻倍爆赚2023-10-20
- •逆势高速增长!一家国内少有的IP+EDA新锐企业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