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威胁欧洲半导体雄心!英特尔推迟德国工厂动工 争取更多补贴
据德国报纸Volksstimme 报道,英特尔已经放弃了原定于2023年上半年在德国东部城市马格德堡新建一家大型芯片工厂的目标,因为这家半导体巨头希望拿到更多的公共补贴。
这可能会打击欧洲在半导体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雄心。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以及俄乌冲突凸显出全球性供应链长期风险后,德国和欧盟正计划通过进行更多的本土芯片制造来加强欧洲大陆的韧性。
能源飙升推高成本
英特尔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了在马格德堡建设工厂的计划,原本定于2023年年中开工,德国政府承诺提供68亿欧元的补贴。
然而,据报道,能源和原材料大幅涨价打乱了英特尔最初的计划。英特尔最初的成本预算为170亿欧元(约合180亿美元),而现在却需要花近200亿欧元。
希望政府提供更多补贴
英特尔发言人本杰明?巴特德 (Benjamin Barteder) 对此表示,“地缘zz挑战加剧,对半导体的需求下降,这意味着我们还不能给出开工的确切日期。”
英特尔补充称,该公司正在与政府讨论如何弥补资金“缺口”。“在当前的情况下出现了资金缺口。我们正在与政府合作伙伴努力推动该项目”。
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该国计划“在国家援助要求以及欧洲芯片法案标准的框架内”支持英特尔项目。 联邦政府支持欧盟进一步扩大欧洲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的共同目标。
欧洲半导体雄心面临威胁
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酝酿已久的《欧洲芯片法案》(A Chips Act for Europe)。根据法案,到2030年,欧盟拟动用超过43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有资金,支持芯片生产、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并大力建设大型芯片制造厂。
欧盟在法案中还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将芯片产量占全球的份额从目前的10%提高至20%。
尽管《欧洲芯片法案》仍待通过立法程序,但已促使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多家公司进行投资。
然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市场低迷,以及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案》均可能威胁到欧洲的半导体雄心。
版权声明: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侵权投诉邮件,请联系:june@mogul-tech.com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48V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方案2025-05-13
- •Vishay 推出具有优异高电流性能的新款1 Form A固态继电器2025-05-13
- •广和通+AI玩具全产业链伙伴!5月15日,汕头见!2025-05-13
- •电子保险丝工作原理及优势:优化eFuse跳变曲线以提高性能2025-05-13
- •内置罗姆新型2kV SiC MOSFETs的赛米控丹佛斯模块 被SMA的太阳能系统采用2025-05-12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新型蓝绿光激光二极管,助力DNA测序功率实现五倍跃升2025-05-12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NXP产品的边缘AI加速方案2025-05-08
- •思特威推出1200万像素AI眼镜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2025-05-08
- •Vishay推出通过AEC-Q200认证的新款厚膜功率电阻器可选配NTC热敏电阻和PC-TIM2025-05-08
- •艾迈斯欧司朗携手杉木SHANMU打造高精准家庭AI医疗机器人,赋能更精准、智能的健康管理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