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弘:在精细之处不断追求
来源:SEMI中国 作者:—— 时间:2010-07-12 10:39
谈到产业复苏,感同身受的当属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之弘了。从今年年初到五月中旬,仅单晶炉订单就接了六、七百台,真可谓是“接单接到手软”,尽管每天忙于接待客户、拜访客户,但喜悦之情却很容易从赵总的脸上读出。
汉虹的前身是Ferrotec的子公司──上海申和的机械加工事业部。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接到夏普的一份单晶炉的订单,当订单交货后才发现当时国内太阳能行业正在蓬勃兴起,众多项目纷纷上马,市场疯狂到客户拿着钱根本买不到单晶炉的地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2005年上海汉虹正式成立,开始进入中国光伏市场,不到三个月,四、五十台的单晶炉订单就顺利拿到手,汉虹首战告捷。
随着第一个用户──天合光能使用了汉虹的设备后,国内几家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在第二期、第三期扩产时都来找汉虹。据汉虹财务报表显示,去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汉虹的销售额依然做到了6亿人民币。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大约有1200~1300台汉虹的单晶炉,新的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进来。
汉虹的单晶炉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装料量大是汉虹单晶炉一大特点。汉虹单晶炉进入市场时,市场上都是采用18英寸的热场和石英坩埚,汉虹的单晶炉直接采用20英寸的热场和石英坩埚,装料量一下提高了10%以上。到2007年,汉虹又将装料量放大到120KG,热场和石英坩埚加大到22英寸,目前,120KG的单晶炉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力产品。今年SEMICON China期间,汉虹又推出150KG的单晶炉,热场和石英坩埚达到24 英寸。
除了装料量大以外,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也是汉虹设备的另外一个特点。另外,在降低能耗方面汉虹也在努力尝试。利用一些快速长晶的方法,已在120KG单晶炉上获得成功,平均拉晶速度提高20%以上,拉晶效率大大提高,设备单位能耗也得以降低。
“任何行业做到最后都是在一些精细之处的竞争,对设备、工艺革命性的改变可能性已不大。”汉虹对此认识得非常透彻。汉虹的设备在一些小工艺、工装方面的改进做足了功夫,例如通过使用机械手减少晶棒在炉内的冷却时间,仅这一小小的改进就为每炉节省了3、4个小时,每月产能就提高了10%左右。其它像提高整棒率、降低热场耗电等等,汉虹在精细之处不断追求。
有了好的设备还不够,完善的售后服务也是给汉虹加分的因素。“汉虹提供的驻场服务做到了客户的心里,特别是对于一些新进入光伏行业的客户。”据赵之弘介绍,目前汉虹的销售队伍仅五、六名员工,而售后服务人员却有五十多人。
在单晶炉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07年汉虹开始研发和设计多晶铸锭炉,2008年上半年推向市场,目前铸锭炉已占到汉虹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在3月份SEMICON China上汉虹推出了开方机,最近又推出用于组件生产的全自动电磁焊接机,另外一款硅片自动分选机也将推出。“我们将从拉晶开始到铸锭、开方、分选,逐渐将整个产业链上的装备完善起来。今后设备商不能单靠销量来取胜,应该靠整体规划和整体解决方案来帮助客户提升。”赵之弘强调,“设备终有一天会做到几乎是零利润的状态,设备商一定要靠服务来提升设备的附加值。”基于这一理念,汉虹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整体工厂托管,汉虹目前正在通过收取托管费的方式全面管理一个客户的生产车间,这种全新模式非常适合一些新进入光伏行业、不了解光伏企业生产运营的投资者。
对于前段时间多晶硅被国家列为“产能过剩”的行业,赵之弘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目前多晶硅产能大部分都没有达产,只能算预期产能,预期产能与当下的需求是不能相比的。”赵之弘对未来中国光伏市场的需求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欧洲下调FIT(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光伏需求主战场,“中国市场启动必须要有国营发电企业的介入,虽然现在国电、国投都开始参与,但介入得还远远不够。”赵之弘表示。
下一篇:李兵:硬件厂商支持最重要
- •宇阳陈卫平:微型化、高精度必将是MLCC未来发展方向2012-10-16
- •三星林敏博士:走出中国式体验的迷失2012-09-13
- •温学礼:元件业正处重大考验 企业应多发掘新市场2012-09-11
- •ARM吴雄昂:生态系统让ARM更强大2012-09-11
- •金宇电子:实现授权代理的完美转身2012-09-10
- •中意法电子:危中求变 在稳中前行2012-09-07
- •英锐达科技:分销与制造齐头并进2012-09-07
- •e络盟:从规模经济到创新经济之变2012-09-06
- •正沃电子:加强品牌建设及渠道能力2012-09-05
- •得倍电子刘红超:LED不止为光更为色201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