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面板在“襁褓”中能走多远?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1-11-11 10:16

  然而,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争论,对于调高进口关税的作用及前景,专家的看法并不统一。

  奥维咨询副总经理、液晶平板分析师金晓锋是调高液晶面板进口关税的主要支持者。他认为,提高液晶面板进口关税对于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首的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厂商来说,无疑为一大利好。“提高关税一是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国外面板进入,为大陆液晶面板厂商圈住国内这个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将促使境外液晶面板厂商来中国大陆投资、转移技术。”

  金晓锋指出,后期随着8.5代线量产发展到一定规模,在此时期执行液晶面板进口关税提升措施,无疑将会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对大陆液晶面板厂商形成有力支持。

  而目前的中国液晶面板的国际竞争格局也的确不太乐观。自去年以来,液晶面板产业打破多年来形成的供求周期,已连续11个月处于降价通道,多家液晶面板制造企业陷入亏损。在此背景下,京东方、华星光电不能不考虑未来液晶面板的价格行情。如果单靠比拼生产成本,这两家企业显然还不是三星电子、LGD、奇美电子和友达光电的对手。数据显示,后4家厂商已经占据了全球液晶面板市场80%以上的份额,在其周围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相反,中国机电商会家电行业部相关人士则认为,调高液晶面板进口关税可能性不大。她表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年来,中国一直如约履行着入世承诺,各类产品进口关税都在按计划和时间表下调,“在此种大势下,液晶面板进口关税不降反升似乎很难操作。”


  提税的反作用


  其实,业内对于液晶面板进口关税的争论远不止于是否提升,更多还有对调高液晶面板进口关税政策执行效果的质疑。

  就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提出了两点问题,即提高进口关税在给予大陆液晶面板厂商支持的同时,会对整机制造厂商等造成成本伤害;此外,关税调节很难保证国外先进技术的转移。

  以彩电业为例,陆刃波指出,去年我国液晶电视出货量超过9000万台,其中一半都用于出口,而出口当中的一半是由中国台湾厂商在大陆的代工厂提供的。如果把液晶面板进口关税提高到8%或者10%,3%~5%成本的增加对于毛利率只有十几个点的中国整机加工厂商不啻于一个灾难。

  此外,大陆近一半液晶面板的进口来自中国台湾,如果提高关税,冲击最大的可能是中国台湾液晶面板业,这显然也不利于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的合作。

  至于被视作提高进口关税最主要的利好之一促使境外液晶面板厂商来中国大陆投资并转移技术,陆刃波认为这只是“理想状态”,因为境外液晶面板厂商在国内设厂早已有之,如果需要技术转移,很早便转移。“另外,如果外资液晶面板厂有在境内设厂,那么国外液晶面板产品完全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来规避进口关税的提升。所以,就连通过提升进口关税保护国内液晶面板厂商竞争力这一初衷能否实现都令人感到怀疑。”陆刃波进一步质疑说。


  “保护模式”能保多久


  更值得担忧的还不止这些。在液晶面板国际竞争市场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内液晶面板厂商也未能独善其身。

  数据显示,即便是作为大陆液晶面板生产领头羊的京东方,今年上半年也总共亏损了超过12亿元人民币,业内甚至预计前三季度其亏损额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1亿到23亿。但就是在这种亏损背景下,京东方、华星光电仍在最近开启了8.5代线量产计划。

  “这与它们长期拥有国家政府层面的支持分不开。”陆刃波直言,“但这绝不是一个产业谋求长期发展的正常发展模式,无论是现在讨论的提高进口关税,还是往年的其他支持措施,国内液晶面板制造厂商不能长期困在政府的襁褓中。”

  陆刃波表示,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竞争十分激烈,技术换代也很快,目前三星、LGD已经缩减甚至停止了在液晶面板领域的新投资,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也在积极寻求新业务以减缓液晶面板主营业务的下滑,新型显示技术OLED正悄然兴起,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平板显示的主流。而“被保护”的京东方、华星光电还在上线8.5代线量产,“不知今后他们该如何面对来自OLED或者更先进技术的竞争呢?”

  陆刃波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鼓励整个行业的竞争,鼓励更多企业,包括民营等各种形式企业参与到市场中来,“因为经过市场调节出来的企业,才会更有国际竞争力。”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