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击垄断 中国加速提升面板市场话语权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3-01-07 09:30

传递公平竞争信号

       液晶面板作为不可取代的关键性核心显示部件,2001年至2006年,面板成本占彩电生产成本的80%左右。近年来这一比例有所回落,但也在70%左右。长期以来,掌握液晶面板核心技术的曾经只有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企业,中国内地彩电企业因此一度遭遇“缺屏之痛”。

       在全球平板面板领域,韩国一直是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最大生产国,产量最多时曾接近全球一半;随后是中国台湾地区,液晶面板产量约占全球30%~40%。日本占全球份额的10%。由于中国内地前些年没有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彩电企业的液晶面板曾全部依赖进口。

       复旦大学平板显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华表示,6家境外面板企业之所以出现在华价格垄断现象,主要就是因为这些企业面板产量巨大,在全球市场拥有重要话语权,而国内之前并没有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彩电企业只能全部依赖进口,在面板供需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在全球平板显示行业,确实存在价格协议联盟,美国、欧盟之前也多次对一些面板企业的价格垄断进行过处罚。此次发改委的处罚,希望能对相关面板企业起到敲打和警示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价格执法对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合作与技术交流,有效提升我国彩电企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仅保修期延长政策一项,每年可为国内彩电企业减少维修成本支出3.95亿元。

 

加速提升平板市场话语权

       为打破液晶面板长期受制于人的困境,近年来国内液晶面板行业迎来投资高峰期,企业争相扩充产能,纷纷斥巨资建设大尺寸面板生产线,中国内地也成为全球面板生产线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在2011年下半年,中国内地企业自主投资建设的两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京东方8.5代线和华星光电8.5代线相继投产,终结国内不能生产液晶电视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目前,我国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四大平板产业集群,拥有4.5代及5代以上面板产线各8条,在建拟建面板生产线共8条。2012年中国内地彩电面板的产量达到2400万片,占全球份额的10.5%,预计2013年规模可达4400万片,占全球份额17.6%。

       国内最大面板企业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向记者表示,“从2005年以后,国内液晶面板企业就面临着与国际企业共同竞争的生存环境,并迎来快速成长”。正是在这一产业背景下,发改委此次的处罚举措,传递出液晶面板市场将更加注重公平竞争的信号。国内面板企业未来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关键还是要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为推动国内面板产业发展,自2012年4月1日起,我国还将进口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的关税税率,由原先3%的暂定税率,调整为执行5%的最惠国进口关税税率。进口关税的上调,对国产大尺寸面板企业构成实质性利好。

       专家表示,通过处罚价格垄断,提升进口税率,以及本土面板企业的努力,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和提升,中国将来才能在平板显示领域最终打破垄断局面。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