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比拼不断升级 优化用户体验比拼核靠谱|美国高通公司产品市场总监|鲍山泉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梅丹 时间:2013-05-10 17:23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惨烈,硬件大战不断升级。业界看似毫无底线的核数加码和主流像素激增,让人不禁质疑,这样还能玩儿多久,硬件升级是否已达顶峰,下一步又该如何前景。对此,华强电子网记者采访了美国高通公司产品市场总监鲍山泉。

       硬件过剩  何时是头

       在当前创新速度放缓的情况下,通过高的硬件参数招揽用户,已成为厂家普遍采用的手段。“目前在中低端智能手机上,硬件是过剩的,但对于跨界产品来说并不过剩”。鲍山泉认为。所谓跨界产品,就是既是手机又是平板,或者说既是手机又是机顶盒,即带有一个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或者带其它的外设,这时,芯片的处理能力往往是不够的。

       “厂商之间的硬件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可以更低的成本买到更高配置的手机;对厂商来说,意味着利润空间被压缩,整个产业链,包括芯片、内存、屏幕等的价格都会下降,最终优胜劣汰。”鲍山泉如是说。

       当前,手机厂商之间的硬件之战正酣,但这种硬件的升级并非没有底限。“当用户不再关心核数,而开始注重用户体验时,多少‘核’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鲍山泉说,从应用的角度说,双核就足够了,但从销售的卖点来说,可能还是会朝更高核数走。因为作为一个显性卖点,消费者肯定会觉得四核比双核好,八核比四核好,实际上这是一个假潮流,最终会回归到用户体验。

        至于核数的终点,鲍山泉认为,四核已经到顶。他指出,现在所谓的八核采用的是四大(A15)四小(A7)的架构。当前四大+四小有两个困难需要克服:一是大核功耗太大;二是大小核的配合需要OS和应用的紧密结合,比如什么应用放大核,什么应用放小核,这需要有大的OS公司与CPU公司合作才能解决,短期来看还不会得到有效解决。目前OS公司,包括谷歌,还没有人做这方面的深入开发,因为OS公司也要看有没有相应的应用,特别是游戏应用,如果都没有,OS公司不会花太多精力在此上面深化。鲍山泉认为,未来智能手机的GPU重要性会更重要,很多功能将通过GPU来实现。

       鲍山泉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会有交集,但这个交集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这是一个不断试验的结果。至于多大尺寸是极限,这很难讲。iPadmini推出之后,卖的比iPad还好,这说明找到一个合适的尺寸、合适的重量很重要。

       当然,手机的硬件不只有核数、屏和摄像头,还有内存、ID和触控等众多元素。当下,硬件的比拼不可避免,毕竟它是消费者能看到的最直观的东西,而且硬件的高性能是体验基础。即便如此,硬件的比拼也不会无止境地持续下去。

       差异化尤可挖掘  优化用户体验是关键

       不可否认,智能手机比拼的是软硬件、互联网服务及外观工艺的综合体验,但在同一生态系统下,软件方面的差异化空间并不大,因此,硬件比拼成了厂商的无奈之举。只是在硬件比拼的同时又该如何做出差异化?

        鲍山泉称,手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入门级的快速消费品,以成本为导向,主要针对第一次用手机的人,这个市场在国内很大;二是中高端手机,以功能为导向,这个层面就是差异化的部分。他指出,全球用户平均18个月左右换一次手机,中国用户平均12个月换一次手机,这部分人群不会以成本为导向,而是以功能为导向,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至于如何做差异化,鲍山泉认为更多的是一种显性体验,主要跟眼、耳、触觉相关。他举例说,如照相方面,包括降噪、景深的处理,HDR合成、美化功能等,这些都可以通过GPU来处理。在这方面,高通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把工具开发出来,二是把接口开放出来,接下来就是应用开发者怎么用。再比如听觉方面,包括高保真音响、环绕立体声,降噪等,在这方面高通和杜比有合作,高通的芯片支持杜比的环绕立体声。至于触觉方面,更多可能是一种远程遥控,可以用超声波或者照相机来遥控,这种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新,另外,用超声波遥控也会增加成本。

       在这个微创新的时代,要做出差异化确实很难,但厂商确实应该摒弃这种比拼硬件的传统思维了,而应更多地把精力聚焦在用户体验的优化上,比如外观、UI、人机界面以及易用性等。不管是那些显性的直观体验,还是新的触控技术,说到底,实质上都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下一步如何演进?

       当前,苹果将推iWatch的消息炒得沸沸扬扬,而在此前,谷歌推出了Google Glass智能眼镜。由此,穿戴式设备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进而引出:在目前智能手机忙着打硬件仗,暂时难以看见令用户惊叹的设计的情况下,智能手机会不会出现新的产品形态?

       鲍山泉表示,穿戴式的、手表式的手机不会成为大众消费者趋之若鹜的产品,特别是速度、电池等若不能有效解决,不会得到广泛的普及。鲍山泉认为,虽然现在全球的手机增值总量放缓,但中、高端的手机市场份额会增长,“以前是一个金字塔形状,但随着市场的饱和,大部分人在更换手机时会换中高端手机,所以中高档手机的量会很大。”

       鲍山泉称,从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来说,该市场正日趋饱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美国,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占50%;在日本,智能手机的占有率接近90%,功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超过200%,即人手两部手机;在中国,智能手机的占有率应该超过40%了,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接近80%。“随着全球手机市场的增速放缓,2013年将是手机产业非常严峻的一年,中小企业会考虑如何活下来,最终剩下的一定是品牌、渠道差异化的企业。” 

       不管智能机的增速会在明年放缓,还是后年放缓,这都有意味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新一轮的洗牌或将再次上演。也许,手机的产品形态还不会那么快发生变化,但优化用户体验却是广大手机厂商当下迫切需考虑的问题。在手机行业,向来没有永远的老大,不进则退,MOTO、诺基亚已是前车之鉴。(责编:Anna)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