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发展到头 次世代记忆体换MRAM和PRAM当家?
DRAM发展快到尽头,磁性记忆体(MRAM)和相变记忆体(PRAM)是最有潜力的接班人?IBM和三星电子最近宣称,“自旋传输磁性记忆体(STT-MRAM)”的研究出现突破,有望加速走上商用之途。
韩媒BusinessKorea 11日报道,IBM和三星在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发布研究论文宣称,两家公司携手研发的STT-MRAM的生产技术,成功实现10奈秒(nanosecond)的传输速度和超省电架构,理论上表现超越DRAM。
STT-MRAM借着改变薄膜内的电子旋转方向、控制电流,表现效能和价格竞争力都优于DRAM。最重要的是,DRAM很难微缩至10纳米以下,STT-MRAM则没有此一困扰。业界人士表示,STT-MRAM是次世代记忆体中最实际的替代方案,95%的现行DRAM生产设备皆可用于制造STT-MRAM。IBM和三星之外,SK海力士(SK Hynix)和东芝(Toshiba)也协力研发此一技术。
除了STT-MRAM,近来相变记忆体(PRAM)也备受瞩目,英特尔的3D Xpoint就包含PRAM技术。PRMA结合DRAM和NAND Flash优点,速度和耐用性提高1千倍,不过目前仍在理论阶段。
去年7月29日英特尔、美光宣布开发出新世代记忆体技术“3D Xpoint”,储存的资料比DRAM高出十倍,读写速度与耐受度更是NAND型快闪记忆体的1千倍之多,如此革新的技术让三星电子、SK Hynix大为紧张。3D XPoint类似次世代ReRAM或PRAM科技,能完全改变资料储存的方式,半导体专家相信,自从东芝在1987年首次展示NAND型快闪记忆体之后,3D XPoint会是这30年间一个相当重要的变革。
韩媒BusinessKorea去年6月报道,韩国半导体业者指出,16纳米将是DRAM微缩制程的最后极限,10 纳米以下制程需要缩小电晶体体积,但是薄膜厚度却无法缩减,也可能不适合采用高介电常数(High-K)材料和电极。MRAM和ReRAM因此备受期待,认为可以取代DRAM和NAND Flash,业者正全力研发。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富士通电子将自9月推出业内最高密度8Mbit ReRAM产品2019-08-08
- •SK Hynix宣布研发完成基于1Ynm工艺的8Gb容量DDR4 DRAM芯片2018-11-13
- •赛普拉斯与海力士携手组建NAND闪存合资公司2018-10-31
- •美光攻第二代3D Xpoint存储器,预计在 2019 年有产品样本2018-10-15
- •美光和英特尔联合研发的第二代3D Xpoint将于2019年上半年面世2018-07-18
- •友商3D Xpoint销量低于预期,美光等一个QuantX商业化2018-06-25
- •ReRAM是中国存储器产业的机遇?2017-10-26
- •ReRAM突然就火了,准备好了吗?2017-09-25
- •ReRAM即将跨入3D时代2017-07-04
- •东芝今日签约?WD 抗议称 SK Hynix 有“前科”不可信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