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促进HUD普及,供给端推动成本下降

来源:互联网 作者:yuan wei,xu hx 时间:2020-09-29 13:43

智能化 HUD 供给端

全球首台HUD是最早搭载于美国海军的A—5舰载机,最初仅仅应用在各类战斗机上,之后逐渐推广运用于民航客机的飞行辅助仪,可以说HUD作为飞行辅助仪,出生“高大上”。随着科技的进步,HUD技术不再是飞机的专利,而是逐步进入汽车高端市场,开始成为豪华车型的高科技配置,最早于1988年出现在通用车型中。HUD让信息显示变得更加智能,与辅助驾驶系统的融合后甚至将成为自动驾驶中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故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HUD也将加速普及,迎来再次下沉,搭载车型从以往的高端车往中低端车型覆盖,例如HUD过去主要搭载国外品牌的豪华车型上,例如宝马3系、雷克萨斯、奔驰等车型,目前部分国内主机厂也开始引入前装HUD,例如吉利几何、北汽新能源等。

光学组件的技术进步推动HUD成本下降。随着HUD核心部件供应商在投影芯片、玻璃、光源等相关技术上取得突破,有望带动HUD成本下降。各光学投影组件供应商不断优化投影技术方案,例如TI作为DLP投影方案的发明者,近几十年来不断升级创新,其最新的DLP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成像性能,已经可以运用于AR显示中;汽车玻璃供应商也大力开发物美价廉的特殊玻璃,例如福耀玻璃专门斥资研发压制模具与检具以控制HUD区域型面,并配对全球一流的成像检测设备,以保证出货前产品质量;目前也有厂商研发了高透射率的特殊光学薄膜,将其贴在挡风玻璃上可以抑制重影,相比于同等程度的特殊玻璃优化技术,成本可下降约90%。成本的变化往往体现在价格的波动上,根据佐思产研,WHUD (Windshield HUD,挡风玻璃型)的平均价格从2016年的265美元下降到2020年的245美元,CHUD (Combiner HUD,组合型)的平均价格从2016年的50美元下降到2020年的38美元,可见近年来随着供应端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HUD的成本也呈现下降趋势。

前装渗透率有望提升,AR或为未来风口

主机厂与消费者需求刺激前装HUD渗透率提升。一般而言前装HUD的难点在于产品从车辆开发阶段便需要定制化设计与生产,技术壁垒和投入费用较高,故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HUD企业会选择先开发后装HUD产品,但是由于前装HUD的客户使用体验更好,且各主机厂对HUD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预计未来前装HUD技术将逐渐成为各HUD供应商发力的领域,例如国内初创HUD公司未来黑科技即采用从后装市场切入,获得一定规模后进军前装市场的技术发展路径。据佐思产研数据,2016-2019年全球HUD汽车前装渗透率从2.74%提升至8.50%,2016-2019年中国HUD汽车前装渗透率从0.3%提升至2.1%,未来HUD 前装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AR技术带来驾驶“科技感”,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相较于一般HUD,AR-HUD无论是显示功能、显示内容还是关键参数均更加优良,AR技术推动抬头显示技术演进至一种新境界:一是VID(虚拟图像距离)更长、FOV(可视角度)更大,因而带来更佳的使用效果;二是除了能够显示一些传统的行车、导航信息之外,该系统还能与ADAS功能深度融合,能够实现车道偏离、前车碰撞、行人预警、超速提醒等高级功能,并将显示信息与周边环境相融合。AR-HUD技术“科技感”满满,其核心技术对车道级导航能力、图像识别与检测能力、融合算法能力要求很高,未来或为HUD行业发展中下一个的风口。目前AR-HUD技术仍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例如在虚拟内容与实际行车环境的融合、驾驶员视野追踪、UI设计、重影等多个问题上技术有待进一步攻坚。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