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网络用的各种光纤技术现状
各种光网络对光纤的技术要求光纤在各种光网络中的实际应用决定了对光纤技术性能的要求。对于短距离光传输网络,考虑的重点是适合激光传输和模式带宽更宽的多模光纤,以支持更大的串行信号信息传输容量。对于长距离海
-
光网络中可调谐激光器的前景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可调谐激光器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技术,多年来它一直是光网络产业的宠儿。这种波长可调的器件拥有极大的潜力,足以解决目前系统设计商们面临的众多问题,并能极大提升光网络效率。对系统制造商而言
-
蓝牙应用连接的建立
了解系统与辅助设备的关系是成功开发蓝牙应用的关键。本文将介绍通过设备查找、名称查找、服务查找、安全保证以及应用连接五个步骤实现设备之间连接的过程,以及通过安全管理器进行安全认证和授权来实现设备间可靠连
-
嵌入式系统中用芯片DS80C320替代8032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DS80C320高速微控制器具有8051兼容的指令集,被设计为和传统的8032具有相同的引出脚和基本资源,但具有显著增强的性能和一些附加资源。由于指令集及引出脚相同,DS80C320可作为一个直接替代
-
半导体激光器面面观
量子阱(QW)激光器(1)QW激光器随着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淀积(MOCVD)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QW激光器很快从实验室研制进入商用化。QW器件是指采用QW材料作为有源区的光电子器件,材料生长一般是采
-
日益丰富的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应用广泛,是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的"粮食",对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半导体材料已从单元素发展到两元或多元化合物,从常用的几个品种发展性能各异的几十个品种,而且
-
PROTEL中有关PCB工艺的条目简介
不少初学者感到Protel软件本身简单易学,容易上手,但较难理解的反倒是软件以外的一些概念和术语。为推广这一强有力的EDA工具,国内出版了该软件的使用手册等等,但遗憾的是,这些读物往往都是针对软件使用
-
采用Coolrunner CPLD产品设计PDA须知
现今的PDA设备已经发展到把原先互相分离的语音、数据和视频技术融合到一起,未来几年集成数码相机、802.11xWLAN、GPS和蓝牙的PDA产品将逐渐成为IT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而谁能更快地向市场推出
-
CRM在PCB企业的应用
摘要:CRM是英文单词Consu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的缩写,中文通常译为“客户关系管理”。它一方面能通过提供快速和周到的服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吸引和保持
-
信号隔离技术
信号隔离使数字或模拟信号在发送时不存在穿越发送和接收端之间屏障的电流连接。这允许发送和接收端外的地或基准电平之差值可以高达几千伏,并且防止了可能损害信号的不同地电位之间的环路电流。信号地的噪声可使信号
-
嵌入式无源元件技术
通过把无源电路元件嵌入到PCB中可以使电路板面积减小。嵌入还允许把无源元件放置得更加靠近IC的输入/输出(I/O)端以及PCB中的电源和接地平面,从而使寄生电感更小、电源集成度更高、开关速度更快。嵌入
-
3G无线基站技术及标准化
第三代(3G)无线基础设施将实现真正的移动接入互联网并大幅提高新网络的语音容量。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开发和标准化,以降低成本和推进3G基站收发信台的部署工作。基站收发信台(BTS)空中及有线线路(W
-
未来数字成像器件的展望
硬拷贝和软拷贝之间的数字式电子纸人们从把印刷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得到的印件叫作硬拷贝,而把显示器等装置上面显示的图像、文字等叫作软拷贝。硬拷贝技术的发展,使得照片、印刷等领域产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
-
DSP+通用处理器结构加速3G的无线多媒体应用
宽带无线设备对信号处理提出了较高要求,数据业务集中的2.5G和3G应用需要更强的处理能力。为了获得多媒体效果,如短消息、视频会议和3D交互式游戏等等,供应商不仅需要满足基带信号处理的需求,还必须满足无
-
SMT返修设备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为了节省制造成本、避免在设备上有过多的成本支出和加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OEM厂商不断将其业务外包给EMS提供商;而为了提升竞争优势并获得更大金额的合同订单,EMS公司则努力将保修及返修维护纳入其服
-
5种小型光纤连接器相竞争
光纤连接器正由SC/FC较大形状规格向小型(smallFormfactor,SFF)演化,并采用了双绞线普遍使用的RJ-45接口方式和锁定方式,现场端接简单。它使光纤接口尺寸减小一半,网络设备端口密度
-
多内核SoC设计带动调试过程综合化
人们越来越依靠复杂多内核设计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对能够解决各种难题的综合性调试工具的需求。由于多内核与支持结构通常都嵌入到一个共享的SoC架构内部,无法再用外部直接监控方法对大部分的处理器间联系进行跟踪
-
采用Cellonics技术简化调制、解调设计
在去年之前,调制器和解调器的设计方法一直没有多少变化,仍然主要基于MajorArmstrong于1918年发明的“超外差”方法。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曾经作出了许多努力来简化这种方法,例如将它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