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配置通盘考量应用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1-11-03 14:29
其实,表1的规格是对AC-DC电源设计要求的简单结论,主要设计目标包括尽可能在宽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效率,并实现最小型的电源设计及散热器尺寸。若要在宽负载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效率,须对每一个功率级的材料和元件选择进行仔细的考虑,尤其是在磁性设计方面,由于交错式BCM PFC的频率可能高达数百kHz,且变化多达10:1,故升压电感必须是客制化设计的。
举例来说,采用适当等级的等效多股绞合线(Litz Wire)可减小交流损耗,而交流损耗正是BCM PFC升压电感中铜损耗的主要部分。因此,应该采用适合高频工作的间隙(Gapped)铁氧体材料,如选择EPCOS公司的N87材料制作薄而扁平的EFD30铁氧体磁芯组,其测得的PFC效率如图3所示。
图3 AC-DC电源设计搭载交错式BCM PFC测得的效率(100%=330瓦)
对于300瓦的扁平型AHB变压器,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两个水平磁芯的结构,包括初级端绕组以串连方式连接;次级端绕组以并连方式连接。不过,该方案必须使用两个变压器,因为每个磁芯的横截面积(Ae)差不多是避免饱和所必需的150平方毫米的一半,而要在一个高不到20毫米的小型元件上设计出横截面积为150平方毫米的传统形状磁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类似于BCM PFC电感设计,该方案也采用绞合线和高频铁氧体磁芯材料来保持高效率。
最后一个重要设计步骤是把AHB变压器中的漏电感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于ZVS的要求,需要某些特定的漏电感值;而对于自驱动SR,则需要调节时序延迟。在本设计中因变压器产生的有效泄漏被优化为7μH,也就是总体有效磁性电感的1.5%,300瓦AHB DC-DC转换器测得的效率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AHB 390伏特到12伏特/25安培DC-DC测得的效率(100%=300瓦)
降低导通损耗成关键 BCM/AHB控制器助阵
以图4测得的满负载效率而言,主要由转换器功率级的导通损耗来决定,因此,在这些条件下,几乎没有一种控制器可提供帮助。不过,要保持较高的轻载效率,倒有好几种控制器技术可以考虑。例如快捷(Fairchild)半导体推出的一款交错式双BCM PFC控制器FAN9612,其利用一个内部固定的最大频率箝制来限制轻载下和AC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的与频率相关的输出电容(Coss)MOSFET开关损耗。
值得注意的是,在AC线电压部分输入电压(VIN)>输出电压(VOUT)的二分之一期间,也可采用谷底开关技术(Valley-switching Technique)来感测最佳的MOSFET导通时间,进一步降低输出电容的电容性开关损耗;而当VIN 此外,FAN9612还导入一种自动相位管理功能,进一步提高轻载效率。这种功能可把双通道工作降至单通道工作模式,而相位管理则有助于提高轻载效率的效益,如图3所示,在10%<20%時,效率曲線看起來更加平坦。加上單通道工作模式可把開關損耗對輕載效率的影響降至最低,如圖5所示,交錯式pfc在相位管理期間具有保持同步的能力。左圖記錄的是當負載從0提高到19%(64瓦),單通道轉換到雙通道工作模式時的情況。右圖記錄的則是負載從滿載降至12%(42瓦)時,雙通道轉換到單通道工作模式時的情況。 <20%時,效率曲線看起來更加平坦。加上單通道工作模式可把開關損耗對輕載效率的影響降至最低,如圖5所示,交錯式pfc在相位管理期間具有保持同步的能力。左圖記錄的是當負載從0提高到19%(64瓦),單通道轉換到雙通道工作模式時的情況。右圖記錄的則是負載從滿載降至12%(42瓦)時,雙通道轉換到單通道工作模式時的情況。>
图5 PFC相位管理比较图
另一方面,AHB隔离式DC-DC转换器的实现方案可采用AHB控制器FSFA2100来实现。举例来说,导入FSFA2100于单一的九脚功率半导体系统封装(SiP)中,其能整合脉冲宽度调变(PWM)控制、闸极驱动功能及内部功率MOSFET等功能。此种先进的整合度让设计人员可藉由较少的外部元件,进一步获得高达420瓦的极高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把这三大关键功能整合在单一封装中,可避免对ZVS所需死区时间(Dead Time)的可编程设计任务,并把内部驱动器与MOSFET之间的闸极驱动寄生电感减至最小。不过,SiP功率封装中的功耗大部分源于内部MOSFET的开关,因此需要一个扁平的挤压式散热器,尤其是对无强制空气冷却的300瓦设计,更是如此。
设计环节紧密扣连 高效率AC-DC电源诞生
总体而言,以本文所举的设计案例,AC-DC的整体系统包括输入EMI滤波器、桥式整流器、交错式BCM PFC和AHB隔离式DC-DC转换器,所获得的总体效率如图6所示。在Vin=120伏特交流电(VAC)时,该设计的峰值效率为91%;Vin=230伏特交流电时为92%;Vin=120VAC或230VAC,以及POUT>38%(114瓦)时,大于90%。
图6 AC-DC电源总体系统效率
其中,包括磁性元件设计、功率半导体选择、印刷电路板(PCB)布局、散热器选择及控制器特性等所有条件都必须协同工作,才能成功实现一个在大负载范围内可获得高效率的扁平且小型AC-DC电源设计。
上一篇:PWM调光技术详解
下一篇:软开关转换器的输出电容设计
- •免费直播预告 | 从理论到实操,全面解析ADC/DAC芯片测试前沿方案!2025-06-17
- •摩尔斯微电子携手Gateworks,利用Wi-Fi HaLow革新工业连接2025-06-04
- •重磅!中国或禁止政府采购这类芯片和品牌2024-03-25
- •最新PMIC芯片市场竞争格局、供应商及发展趋势2024-03-19
- •出货量翻50多倍!这类芯片涨价20%!村田/ST/微芯/华邦电等最新现货行情 | 周行情137期2024-03-18
- •对标ST!这家国产厂商的该类芯片加速上车2024-03-15
- •马来西亚芯片的崛起2024-03-14
- •这些芯片,将大幅涨价2024-03-11
- •Vishay推出的新款浪涌限流PTC热敏电阻可提高有源充放电电路性能2024-03-06
- •CITE2024开展倒计时 等你来看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