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sil-Patrick Long先生的市场之道
Intersil作为一个专注于模拟技术的公司,在模拟市场上虽位列ADI、TI等大厂商之后,然而其业务也做得有声有色。在一些特定的市场上也取得了主导性的位置。想必它必有它的一套有效的市场手段吧。前不久,
-
欧胜大力拓展音频市场
欧胜微电子是一家立足于高性能混合信号的半导体厂商,音频芯片是其主攻的产品之一。2005年,音频芯片帮助欧胜实现了较高业绩增长。乘着去年高增长的势头,近期欧胜通过WM8985和WM8960两款新产品继续
-
张汝京:目标是赢利
中芯国际是半导体产业界的一匹黑马,其积极扩张的策略,不按常规出牌的做法,常常令业界侧目。而最近中芯国际更是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90纳米产品量产,天津工厂获得3亿美元贷款,上海厂又获得6亿美元国际联贷,
-
Stata:ADI的蜕变
借着出席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加入世界半导体理事会(WSC)仪式的机会,半导体业界元老、ADI公司合伙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RayStata日前与媒体会面,阐述了他对半导体行业最新趋势的看法,以及
-
Krysiak:部署在华策略
2006年1月,意法半导体(ST)正式宣布成立大中国区,由BobKrysiak先生任大中国区总裁,负责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业务。这标志着ST将更加专注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来自iSuppli的
-
姜德清:产品研发待突破
目前我国的电子变压器/电感器产品仍主要停留在中低档水平上。我们过去所标称的优势,即所谓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熟的技术和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等,对高性能产品来说,这些“优势”就完全消失了。如果高
-
可追溯性管理:绿色制造又一新挑战
RoHS指令的实施,不仅对中国电子制造企业实行无铅化环保生产是个极大的鞭策,而且可以促进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可追溯性管理,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现在看来,RoHS指令的实施,并非是新设备、新材料、新型
-
吴逸蔚:LCD技术带领者
由于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与前瞻的产业眼光,去年吴逸蔚已从过去的研发角色转为投资顾问主,并持续聚焦在平面显示器产业创新技术的创业投资上。在美期间,吴逸蔚分别进入Intel、Xe-rox公司任职,也因此投入
-
吴逸蔚:LCD技术带领者
由于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与前瞻的产业眼光,去年吴逸蔚已从过去的研发角色转为投资顾问主,并持续聚焦在平面显示器产业创新技术的创业投资上。在美期间,吴逸蔚分别进入Intel、Xe-rox公司任职,也因此投入
-
李东生:TCL迈向国际化
在自身不懈地探索和外界的质疑当中,TCL的国际化进程从没停步。从2005年开始,TCL的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已经超过国内,今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进一步提升,手机业务海外比重超过80%,彩电超过60%,TCL
-
马启元:半导体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受到“空芯”化的困扰,我国包括台湾省的电子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品牌。基本上采用整机组装或代客加工的商业发展模式。利润率低,主要靠低成本劳工优势,赚辛苦钱。据信息产业
-
James:Java的遗憾
如果我们要排名20年来对全球IT产业影响最大的TOP10技术,Java毫无疑问会排在前三位。9月27日,Sun科技日(SunTechDays)在北京举办之际,Sun公司全球副总裁Java之父James
-
邓中翰:IC靠实力说话
邓中翰这半年过的是空中飞人般的生活,只有漫步在他钟爱的伯克立校园时才是短暂的放松,但他还是很兴奋,因为他以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应邀再次出席纳斯达克闭市仪式并第二次敲响了闭市钟。赴纳市敲响闭市钟,
-
两代人:见证中国半导体事业发展
两代人:见证中国半导体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李晋闽,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王国宏,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按年龄,他们是整整两代人,但在半导体节能照明事业上,他们同是这一高科技领域的“新兵”。一闪一闪亮
-
王雪红:让欧美追随“中国芯”
“中国人是能够做得最好的。我们的愿景,就是做出最先进的技术,让欧美公司跟随我们的脚步。”台湾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这样解释威盛做“中国芯”的初衷。虽然已经是台湾最富有的“首妇”,王雪红到现在还开着一辆
-
HD DVD不支持1080p?NO!
HDDVD与BD之前的高清晰光盘标准大战可谓是愈演愈烈。从今年年初的CES2006大展上就可以看出双方丝毫没有妥协的姿态,有的只是全力以赴,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术以压倒对方。这其中有一个主角不能不被世人注
-
英特尔:要在NAND型闪存领域尽快赶上三星!
英特尔正向闪存业务发动攻势。2005年1月与美国美光科技公司共同成立了NAND型闪存合资生产公司。主要面向需求正在急剧扩大的MP3播放器和存储卡等大容量存储用途。同时,该公司也不打算放慢NOR型闪存业
-
先锋:迎接Blu-ray刻录时代!
热心于光存储的玩家肯定会对当前正在进行BD与HDDVD之争保持密切关注。而当把目光投向这场格式大战中的具体厂商时,可以发现推动BD与HDDVD发展的主力厂商并不多,而作为BD一方的坚定支持者,在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