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MLCC全线看涨 国产品牌如何拾级而上?
以龙头大厂国巨为例,业内预估,国巨标准品MLCC价格可能在2021年Q2涨价5%,且随着缺货气氛的蔓延,部分EMS客户也将加高常备物料的安全库存水位,以确保产线生产不受缺货影响。而且,预计到2021年首季,分销商也有计划将部分利润低的产品价格上调5%-10%,且在第二和第三季市场报价有望再度调涨。这似乎也意味着,MLCC产业链玩家新一波的“收割旺季”正加速到来。
面对“恐慌性备货”,快充芯片原厂如何应对?
芯片缺货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但近几个月,快充芯片的缺货显然愈发严重,让供应链内众多企业焦头烂额。有从业者甚至表示:“涨价,还有货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疫情爆发以来,电子行业供需关系频频失衡,特别是一直以来很少遇到缺货的消费类电源领域。对快充芯片原厂而言,他们会如何应对这一轮缺货潮?
MOSFET缺货都是8英寸晶圆惹得祸? 12英寸“接棒”能否“江湖救急”
像安森美、ST以及英飞凌等大厂在2020年年中就已出现供应不足、交期延长的情况,而国内8英寸代工厂如华虹、华润微产能利用率也均接近满载,联电的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更是满载到2021年下半年。与此相对应的是,应用端的需求仍在持续暴涨,此番形势下,如何补救早已千疮百孔的晶圆产能,已迫在眉睫。
缺货暴露原料垄断现状,高端晶振国产化受限“根源”在“人才”
事实上,在2020年一季度,晶振就已经开始有涨价的迹象,但直到目前为止,涨价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特别是中高端的温补、热敏等晶振产品缺货更甚。那么国际大厂们的产能不足,能否为国产晶振打入高端市场创造出机会呢?
“智慧”工业下MCU节节攀升的主动力——安全“破关”,AI“上”云
随着后续疫情防控需求的持续发酵,加之中国国内新基建大潮的澎湃汹涌,越来越多工厂自动化以及数字化应用落地无疑将催生海量的工业MCU使用需求,未来数年工业MCU市场增长势头或远超以往。对于常年深耕中国市场的国际抑或是立足本土的国产品牌们来说,一场全新的战事正悄然打响。
2021年将迎来安卓品牌TWS耳机发展拐点
未来随着安卓阵营与苹果在耳机技术上差异的缩小、安卓阵营尤其是手机厂对可穿戴及AIOT设备市场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安卓品牌TWS耳机有望异军突起,抢夺白牌耳机市场份额,21年将迎来安卓品牌TWS耳机发展拐点。
B端应用何以落地? 5G专网先行
汽车芯片需求一路高歌 车规级国产MCU并非一味寻求替代策略
苹果入局? 智能驾驶最大变量
展望2021:终端高景气度下的核心供应链机遇
- 连续亏损23季度!曾经的全球第三如何沦落到断臂求生? 时间:2021年01月22日
- 首颗7nm AI芯片有多强?寒武纪点燃“新芯”之火 时间:2021年01月21日
- 恐慌!汽车芯片若断供,本土车企有多少逆命筹码? 时间:2021年01月21日
- 通用Cruise携手微软,8大科技巨头集齐“造车梦” 时间:2021年01月20日
- 华为互补、沐曦替代,国产GPU芯片傍上三巨头? 时间:2021年01月18日
- 匪夷所思!小米被美政府“拉黑”,制裁了个“寂寞”? 时间:2021年01月15日
- 18月投超20家半导体公司,华为系战力究竟有多强? 时间:2021年01月14日
- 汽车缺芯扩大讽刺国产替代,高利润先行“本田飞度”躺枪? 时间:2021年01月13日
- 烂尾、停摆、爆雷?国产替代遮羞布下的“众生相”! 时间:2021年01月12日
- 中兴 “瘦身增肥”执着5G,千年老二抛收决绝大有可为? 时间:2021年01月12日